世界必须放慢发展的脚步。我们正身处危机之中,听到这样的建议会觉得奇怪,但是当我们渡过这个危机,为了避免下一次发生更大的危机,最好不要急功近利地大踏步前进,因为继续这样发展,可能会将世界的平衡彻底打破。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增长的限制,是未来要面对的第五大难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技术进步能帮助我们沿着过去的老路步入未来,继续高速发展,但是随着原材料和能源的产量下降,技术进步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之前有人预言:经济和环境,我们只能得到一个。也许这个预言有些危言耸听。
我们要放慢脚步不仅因为这个预言是正确的,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已经认识到:如果我们不希望地方紧张局势转化为公开的冲突,给经济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我们就必须给正在获得自主的社会在未来的世界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为此,富裕国家必须大幅放缓发展速度,到时候整个世界的产出增长速度会比过去慢。并不是说增长速度会下降到零,经济会继续增长,社会会继续发展,我们只是换了一条路走而已。
最重要的是,我们都要挤进地球村,现在更适合称之为地球城,因为2010年前后,人类迎来了另一个转折点:城市人口数量超过了农村人口数量,大多数人不再生活在农村,而是生活在城市。未来还会继续这样发展。虽然发达国家从城市移居郊区的人口数量大增,但是贫穷和人口众多的国家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两相抵消,进城人口数量远远高于离城人口数量。城市化速度是指城市居民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从世界范围来看,2010—2015年,城市化速度会达到1.85%。这是平均值,有些地区的城市化速度非常快,比如最贫穷的国家,马拉维(5.3%)或老挝(4.9%),在这些国家中,移居城市可以改善肮脏的生活条件,有时甚至只是为了能够保障基本的生存条件。
与此同时,在富裕的社会中,回归自然、迁往城郊、搬到农村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富裕国家的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因为境外过来的移民大多在城市定居。经济结构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移民会进入农村。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地区,人们大多定居在城市。据悉,美国的城市化速度高达1.2%,人口增长率仅为0.9%,希腊的城市化速度是美国的一半,即0.6%,人口增长速度为0.06%。奇怪的是,在欧洲前社会主义经济体中,过程恰恰相反,那里的城市居民变得越来越少,原因是很多人移民到了西方,主要定居在城市。波兰的城市速度是负值,2010—2015年城市化速度是-0.1%。
在传统的工业化时代,城市化被视为经济进步的标志。现在的情况已经变了,生活在城市并不一定会提高生活水平,有时甚至恰恰相反,由于过于拥挤,生活在城市生活水平反而会降低。而且这种现象日益严重。仅东京一个城市现在就居住着3700万人口,几乎相当于波兰的总人口。任何去过东京或其他超级大都市的人,都知道那些地方的生活多么复杂。与杜勒斯机场到华盛顿市中心绿色宽敞的大道相比,成田机场到东京市中心那条拥挤的水泥路实在是让人觉得堵心!十大城市(东京、德里、圣保罗、孟买、墨西哥、纽约、上海、加尔各答、达卡和卡拉奇)共有2亿居民,有些人推算,公元前200年,全世界总共也就这么多人,另外一些人认为,到了公元600年,地球人口才突破2亿。
富裕国家经历过很多过程,才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在众多决定因素中,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这三个因素尤其重要。当今世界正在寻求自主和解放的国家,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之前一个地区的扩张,被视为进步的表现,如今看来却更像诅咒。在工厂上班,住在城市里的公寓,透过窗户能看到自己的汽车,有些人可能不止一辆车,这些当然不能算是诅咒;工厂污染空气,成群结伙的孩子在公寓外的操场嬉闹,自己开车出去的时候,看不见路只看得见一辆又一辆的车,生活在这种环境下,难道不是受了诅咒吗?
从空中鸟瞰自己生活的环境,你会发现,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这三个“化”,虽然让人们变得富裕了,但是并没有带来幸福,甚至会降低生活质量。东方世界人口数量众多,因此也想像西方世界一样人手一车是不现实的,非洲也不能照搬东方城市化的模式,非洲人口数量也很多,大型城市周围全是贫民窟,比如内罗毕郊区的基贝拉贫民窟、拉各斯郊区的马可可贫民窟。贫民窟的脏乱程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让人难以接受。我曾经去过这种地方,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如果将来绘制地图时,国家的大小不以国土面积为标准,而是以一个国家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将来的世界地图一定和我们现在使用的地图完全不同。在未来几十年内,政治版图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不过还是会有些微小的变化),“经济版图”看起来会与政治版图有所不同,不仅一开始看起来不一样,将来还会变化,国家和大洲的轮廓都会发生变化。与南美洲相比,北美洲会变得越来越小,南北美之间的加勒比海群岛会变得越来越大。与欧洲相比,非洲会变大,欧洲东部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而欧洲西部会变得越来越小。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但是产值只占全球总产值的3%。俄罗斯在世界总产值中的占比会快速增加,经济版图会越来越大,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产值占比还是无法赶超国土占比。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经济版图会超过日本(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1年印度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4.515万亿美元和4.497万亿美元,即世界总产值的5.6%)。占世界人口总数五分之一的中国,创造的产值在最近几年也将超过世界总产值的20%。
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呢?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在未来五十年,人均世界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不会超过2%。需要强调的是,这已经很高了。单单是增长的这部分产值,就已经相当于1820—2000年间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了,而且比现在的很多富裕国家的总产值还高。保持2%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实现的,解放经济的国家现在的平均增长速度是这个平均值的两倍,尤其是贫穷国家增长速度更快,而富裕国家的增长速度则是平均值的一半。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整体增长速度是4%~5%,意味着,欠发达地区的人均增长率是2.5%~4.0%,富裕国家的人均增长是1%左右。
把这些抽象的百分比与现实相对应,相当于未来半个世纪美国的人均收入会增长近三分之二,从目前的51,000美元增长到2063年的85,000美元左右(按照美国的计算标准,以购买力平价推算)。如果一直保持1%的年均增长速度,美国要到2080年人均收入才能增加一倍。纵观历史,这个增长速度已经非常快了。考虑到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没耐心,也可以说是急切的渴望,会觉得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
最富裕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为自主经济体的发展提供了额外的空间,根据经验推断,这些经济体的收入很快就能翻一番。例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墨西哥目前的人均收入是15,000美元,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能增加到30,000美元左右,只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4%,人口增长率维持在1%,只需要24年就能达到上述目标。如果增长率是4.4%,到2063年人均收入就能超过60,000美元,比美国现在的人均收入高出了20%。波兰的经济增长比较稳定,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如果增长速率保持在4%,只需要18年就能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42,000美元。如果在2030年以后还能保持这个增长速度,从现在开始算起的50年之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能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143,00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七倍。必须要强调的是,一直保持这样的增长是不大可能的,如果这些国家能够连续五、六十年保持3%的平均增长率,就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就了。那么,半个世纪以后,墨西哥的人均收入将达到近66,000美元,波兰人均收入会高达92,000美元。即便不是这个数字,这两个国家,以及其他很多国家也应该不会再受贫穷困扰了,但是那时候大家还是会抱怨收入低,因为别的地区收入更高。确实,到那时候,美国和德国,以及其他富裕国家的人均收入也会提高。
相对贫穷的国家不能复制富裕国家的发展之路。穷国的未来不会和富国的过去完全一样。南美不会变成北美,非洲不会成为欧洲,亚洲大陆不会成为日本或澳大利亚。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会缩小,但是不会消失。捷克共和国可能会赶上奥地利,韩国会赶上日本,阿根廷会赶上加拿大,但是印度赶不上英国,刚果赶不上比利时,巴拉圭也赶不上西班牙。最重要的不是差距本身,而是不断缩小差距的过程。墨西哥不一定非要赶上美国,但是一定在快速增长的道路上前进,逐渐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巨大差距。拉脱维亚也不必非得超过瑞典,但是要有条不紊地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有时比提升绝对收入,更能提高社会的满意度。
前面并没有拿邻近的国家进行对比,因为在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大家都是邻居。示范效应的力量很大,即便有人远居深山也会受到影响,距离越来越不是问题。阿联酋、卡塔尔与尼泊尔、巴基斯坦隔着洋跨着海,奥地利、瑞士与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中间隔着山跨着岭,美国、加拿大与危地马拉、玻利维亚隔着巨大的海湾,但是放在地球村中来看,彼此就像街角、路对面,或者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也许我们并非处在高速增长时代的末端,而是步入了衰退的时代?有人确实提出了这种悲观的设想。全球经济出现了结构性的衰退,如果大家都抱有这样的想法,无疑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各地的潜在冲突也会因此演变成实质性的冲突。未来的世界产出下降还能维持和平,这种画面很难想象。但是,经济衰退不会一直持续,我们也不会一直处于这种危险的境地。经济不再增长是不现实的,这只是我们自己因为害怕产生的胡思乱想。在几百年前,经济开始增长就再也没有停过,将来还会继续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因为经济增长是我们所期望的,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是可能的。注意是“在一定范围内”,不要忘了经济增长是有限度的。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前面这一席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目前的全球总收入约为85万亿美元。这个庞大的数字实在太抽象了。大家很难对抽象的概念产生什么感觉,谁也不知道85万亿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相当于美国或整个欧盟总产值的五倍,波兰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百多倍。如果富裕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接下来的五十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自主经济体保持在3%,那么到了2063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全球生产总值将达到310万亿美元,几乎是现在的四倍。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再重申一遍,如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创造的产值各占全球总产值的一半左右。发达国家的总人口数量约有10亿左右,发展中国家总共有约60亿人口。目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发达国家的产值是40万亿美元,每年增长1%,半个世纪之后,发达国家的产值会增长65%,约合66万亿美元。与此同时,自主经济体每年人均产值增长3%,人口平均每年增长0.7%(假设世界富裕国家人口数量与现在持平,到2063年,世界人口将会达到95亿),相当于总产值年均增长3.7%,半个世纪之后,自主经济体创造的产值将是现在的6倍多,约合246万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五十年后的世界总产值约合310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创造的产值比例将会从目前的1:1上升至将近3.7:1。总收入要想在五十年后达到这样的水平,就要求全球的年均增长速度维持在2.7%,要想实现这样的总收入增长,假设人口增长速度是0.6%,那么人均经济增长要达到2.1%。
2012—2013年,巴西的经济增长就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巴西经济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创造的产值相当于全球总产值的3%。美国经济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比巴西低一些,2%多一点,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20%。未来,每年维持2.1%的经济增长,对于巴西来说太低,对于美国来说又有点高。我们要记住,经济发展需要有足够的原材料、矿产和能源,全世界还要建设配套的废弃物和垃圾处理厂,人应该去工作创造收入,不应该互相争斗,很多争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