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资本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也是一样。欧洲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以法国为主要栖息地,政府通过财政再分配对经济的干预程度高达57%,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当时欧洲的国家资本主义既没有造成严重的威胁,也没有让大家对美好的明天抱有更大的希望。相反的是,亚洲的国家资本主义对未来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多个经济体获得了独立,让这些经济体在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实现了增长,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比其他地区表现得更出色。苏联地区的国家资本主义,到现在方向都不是很明确,温和的拉丁地区还在两者之间寻找合适的定位。中国国有企业的价值占市场的80%,俄罗斯国有企业占市场62%,巴西是38%。在亚洲与欧洲-大西洋地区的对峙中,其他地区的自主经济体会选择哪个阵营,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非常重要,他们的选择会决定未来的政治和经济形态。
在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价值观中,阿拉伯半岛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优秀”的,因为这一地区是亲西方的;而俄罗斯、伊朗以及其他几个亚洲国家,还有委内瑞拉,这些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低劣”的,因为这些国家与西方是对立的。采用这种区分方式,分明就是双重道德标准。如果我们在经济活动中遵循诚信原则,不应该根据有失偏颇的意识形态或经济利益做出判断,应该考虑双方对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作用,以及对外币系统,即本国以外的经济体,产生的影响,进行切实的评估。
如果我们放开视野,会发现,国家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层面正在变得更强大,自由资本主义正在减弱,尤其是新自由主义。很多自主经济体蓬勃发展,一方面,美国和欧盟国家危机不断,另一方面,从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全球政策结构比例正在发生变化。无论是“自主”还是“新兴”都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在冉冉升起。在这个世界中,不是非要选择一方,放弃一方。既不是新自由主义胜出,也不是国家资本主义会笑到最后。所有这些都要学会共生共存。
中国在世界面前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西方的某些方面正在失去自己的魅力。事实证明,越来越多国家的货币政策开始从美元向人民币倾斜。美元对瑞士法郎的汇率调整了1%,西亚国家的货币也顺势调整了0.38%。但是,当人民币汇率调整1%时,跟随的国家会做0.53%的调整。据估计,在52个“新兴市场”中,有32个市场的美元低位下降,人民币优势凸显。以这种趋势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及中国经济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例的预期持续走高,我们看到,有人做出预测,最快到2035年,人民币就能主宰世界。这也是错误的。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会越来越高,但是不会主宰世界。人民币能否将美元赶下国际舞台还说不准,说得准的是,不可能发生在2035年,毕竟距离现在只有二十多年,时间太短了。美元占世界货币保有量的62%,如果说有任何货币能撼动美元的地位,一定不是人民币,但有可能是欧元,目前欧元占世界货币保有量的25%,前提是欧元能平安渡过这次危机。
中国变成了引领潮流的国家。不仅在经济领域,其他领域也是一样,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意见不是根据可靠的科学研究而是追随一种潮流。从艺术到政治领域都是这种情况。毫无疑问,中国艺术品的价值被人为放大了,而且市场已经出现泡沫。2011年全球最昂贵的十件艺术作品中,有三件来自中国,包括齐白石(1864—1957)的《鹰与松》,卖出了6500万美元的高价。这幅画确实很美,这位匿名的买家在这笔交易中会损失多少钱财,都是他自己的事。我们应该关心的是,中国的经济政策使得中国的一切在全球变得越来越流行。另一个词组“北京共识”最近几年变成了流行语。很明显,这个词对应的是“华盛顿共识”,现在这个词已经被经济学逐渐淘汰,被推到了政治经济学这边。不管怎么说,真的存在“北京共识”吗?还是说,这个词也是西方政治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发明,这两个词组都是美国提出的,中国应该没有在使用这个词组吧?确实如此,中国从来不这么说。
顺便说一句,“华盛顿共识”这个词出现在25年前,华盛顿的政治圈和技术官僚圈在如何处理外部事物的问题上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所谓的外部事物,更准确地说“新兴市场”带来的麻烦,首当其冲的是拉美,然后是东欧和前社会主义国家。新自由主义市场解除管制,财产私有化和政府权利弱化日趋流行,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要以一个城市的名称命名,当然要选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于是“华盛顿共识”这个词就出现了。通过大众传媒和经济界应声学舌的人以传播,这个朗朗上口的词组虽然不够准确,不是很恰当,甚至有点荒谬,但还是流传开了。后来,大家试图为这个含糊的定义添加制度分层和与社会相关的内容,结果就形成了“后华盛顿共识”。我们继续回到原来的话题,没有迹象表明“北京共识”即将取代“华盛顿共识”,或者中国即将取代美国。
“北京共识”情况和“华盛顿共识”类似,并不是在政治或基础官僚层面达成一致后形成的。但是,由于中国某种形式的扩张,中国价值体系和西方不同,很明显,“北京共识”确实有迹可循,这个词大致上解释了,政府参与和干涉主义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政治中央集权制及相应的经济特征。媒体和喜欢学舌的人还是想大肆炒作一番,但是这一次这个词并没有变得像“华盛顿共识”那么流行。
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的学术界还是高层政治圈,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所谓的共识比以往更难达成。他们内部的分歧比西方注意到的大得多,“左翼人士”呼吁加强国有化,加大政府对经济的监管力度,“右翼人士”提出要进一步去国有化,放松管制。有趣的是,最近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的中国顶尖经济学家林毅夫,出了一本书探讨经济政策,书名为《反思共识》。
世界尝试西方化,尤其是美国化,以失败告终,那么如果尝试中国化就一定能成功吗,结果也是一样。中国的经济现实被过分夸大了,被简单地归纳成了“专制资本主义”,所以才有人莫名其妙地猜测中国有帝国主义野心。并未成型的“北京共识”没有抢走“华盛顿共识”的风光,后者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的。我们需要的是更优越、更有前瞻性的东西。
新自由资本主义会带来更多麻烦,简直可以说是智慧和道德的耻辱,这种制度不会带来任何创新和有创意的想法,会形成无法弥补的缺失。中国还在寻找自己的价值定位(中国虽然有伟大的孔子,但是无法作为未来的发展基石),亚洲的任何国家或者亚洲以外的国家,对于“接下来会怎么样”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保护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政治新自由主义践踏着真正的民主,经济新自由主义简直是要把经济转体制变成私有农场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珍视自由主义价值观。自由是要进行真正的选择,公平竞争,企业市场和社会经济都要自由化。亚洲也可以广泛地推广自由主义价值观。
一个拥有多个经济和政治中心的世界正在诞生,多元文化日益繁荣,没有谁会成为主导,所有曾经的主导都会渐渐退下,融入大背景。任何人在未来都有足够的空间。不要把话说死,还是加上几乎吧,几乎人人都有足够的空间。未来的世界将会多极发展,多彩的世界蕴含更加丰富的文化。如果我们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并使之保持稳定,就要永远敞开对话,对话中可能会产生无害的文化碰撞,同样会创造新的和谐取代摩擦。
对于亚洲和欧洲-大西洋地区的竞争而言,直接的经济产出并不是决定21世纪世界形态的主要因素,而是二者价值体系、制度和政策之间的融会贯通,以及互相渗透、互相补足的方式。对于未来而言,正在进行并日益加剧的对抗,带来的机会比威胁更多。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正在兴起的不只是新的市场,还有新自由资本主义,以及另类的意识。知识领袖、世界政治领导人,乃至经济中心,越早承认这个现实越好。
西方富裕国家,以及一些盲目追随西方的自主经济体,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中国,而是市场完美主义的童话。市场经济也不是完美的。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经济也会朝多元化发展。世界不会扁平发展,而是会360度全方位发展。未来的世界不是亚洲的时代,因为大家都会变成大时代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