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传统的味道
10188900000008

第8章 东路梆子:渐行渐远的山东秦腔

陕西秦腔慷慨激昂,气势壮、名声扬,可现今很少有人知晓同样动人的“山东秦腔”——东路梆子。这种在我省民间流传了300多年的民间剧种,似乎已经渐行渐远……

我们还能听到韵味独特的“山东秦腔”吗?2006年11月8日,我来到东路梆子发祥地之一的惠民县寻访。

东路梆子的“戏窝”

山东吼高亢激昂

与我同行的济南市广播电视局原总编室主任、高级编辑吴汝连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戏迷,年轻时曾在惠民工作过一段时间,被东路梆子“迷倒”,几十年念念不忘。退休后,他对东路梆子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向惠民文化部门倡议对这种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使其能够不断传承。

路上,吴汝连先生向我介绍,东路梆子出自秦腔系统,相传明末清初,山西、陕西的流散艺人随商船沿黄河来山东谋生,到处演唱梆子腔,并逐步在章丘、惠民、历城、济阳等地传播开来。后经我省艺人发展,并受方言、习俗的影响,流行于济南以东地区的梆子在唱、念、做、打诸方面具有了地方特色,为区别于济南以西地区流行的西路梆子,人们便称之为东路梆子。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惠民县的艺人张久成、张广成等把它进一步发展起来,使惠民成为东路梆子的“戏窝”,尤其在辛店乡最具代表性。

“东路梆子带有秦腔的根性,腔调高亢激昂,在发展中又浸染了齐鲁大地的质朴,弱化了秦腔的粗犷,因此,人们还给它起了个别名,叫‘山东吼’,也有叫‘山东讴’的。”吴汝连先生解释,这是因为东路梆子唱法以本嗓为主,每句的最后一字行腔,用假嗓翻高演唱,发出“讴”字的尾音,富有生活气息,十分动听。

车到惠民县,我们和文化局工作人员孙光新会合,向辛店乡赶去。

情愿砸了面缸

也要看看周康

对东路梆子深有研究的孙光新介绍,清代末年是东路梆子的极盛时期,当时东路梆子的流行区域很大,包括山东大部、河北南部以及京津地区,著名演员也层出不穷,较为突出的有:郭廉孝、咬断弦、小路子、周康、周买子、贾兴、连拐子等。惠民一带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情愿砸了面缸,也要看看周康”,“周康演关公,我三天不上工”。由此可以看出,群众对东路梆子是何等喜爱。20世纪50年代中期,惠民曾成立东路梆子剧团,但十几年后便因种种原因解散,现在不仅没有专业演出团体,县里会唱东路梆子的人也找不到多少了。

“要想听东路梆子,得上前牛村。”辛店乡文化站站长宋玉楼说,辛店乡是东路梆子比较活跃的地方,尤其是前牛村。这里的人对东路梆子的痴迷程度依然很强,村里上了岁数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哼两句,有十几个人还能唱比较完整的大戏。

不穿戏服不化妆

再忙也来唱一唱

午后,宋玉楼站长带我们到前牛村听东路梆子。刚到农户牛洪林家门口,便听见里面传出来阵阵锣鼓声。牛洪林告诉我,这里是村里梆子戏的重要据点。听说记者专门来听戏,村里唱得好的都来了,要给我们唱上几段。49岁的王何云说,现在正是收棉花的时节,但再忙也得来唱一唱。65岁的彭文亮和63岁的彭文增都是从小就学梆子腔,见证了东路梆子从兴到衰的全过程,“我们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唱,很多人都不认字,都是师父一字一句地教,到后来那唱词根本不用想,张口就来”。那时村里的人都愿听愿唱,还有固定的戏班子,农闲时就演出,农忙时就忙农活。一到农历十一月,村里就开始排练了,一直持续到年底。从正月十一开始演出,一直演到正月十六。每次演出,附近村里的大爷大娘、媳妇姑娘、半大孩子都纷纷聚拢来,戏台周围人山人海,有时候演员们一高兴,一连能唱上十几天,还不重样。

很快,一个7人的乐队组成了。62岁的牛洪林是司鼓,他神情严肃地一打鼓点,大戏就开场了。第一个出场的是61岁的牛业贵,他唱了一段东路梆子的经典曲目《高平关》选段,虽然没穿戏服没有化妆,但一听就是演的“花脸”,唱腔一板一眼,韵味悠长。紧接着,48岁的牛洪云演唱《当阳公主》选段,她唱起来底气很足,尤其是唱腔后的那个吼音,十分带劲。彭文亮演唱的是《赵匡胤哭头》选段,整个腔调听起来高亢激昂,抑扬动听。看大家唱得兴高采烈,本在乐队敲锣的牛公民也按捺不住,和牛洪峰搭档唱起了《辕门斩子》选段,一个演老旦,一个扮红脸,好不精彩。弹大胡琴的牛洪树也走上来唱了一段《反徐州》。接下来,彭文增、牛公信分别演唱《三劈关》、《雷振海征北》。宋玉楼站长介绍,这些都是梆子戏的传统剧目,此外,村民们还能自编自演。49岁的王何云演唱的就是新编的梆子戏《赞前牛》。

绝活相当精彩

可惜现在无人能演

锣鼓声声,唱腔激昂,在庄户院里听着东路梆子,不知不觉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牛洪林说:“平时也唱梆子腔,但都是俺们十来个人农闲时自娱自乐,搭台唱戏好几年没有了。年轻人都唱流行歌了,谁还愿意听这个呢,别说学了。”他拿着梆子,摆弄着陪伴他几十年的那架老鼓,长叹一声。

事实上,东路梆子很多复杂优美的绝活已经失传了。宋玉楼站长说,东路梆子的老艺人们在表演时很讲究运用绝活,如纱帽功、甩发功、髯口功、踢鞋功等。当年擅演须生的郭廉孝,在《反徐州》中扮演徐达决意造反时,头一甩,颈部猛一使劲,将乌纱帽向后上方甩出,正好落到看管大衣箱的人手中。演《打棍出箱》的范仲禹时,能将一只鞋向上踢起,恰巧落在头戴的方巾上。这些表演,都很能烘托剧情,表达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其他如《坐楼杀惜》中宋江的踢带,《打侄上坟》中陈在官的甩发、蹲坐等,也都相当精彩。可惜现在已经无人能演了。另外,由于东路梆子主要依靠口传,基本上无文字记载的剧本,因此原来的四百多出戏,流传到现在的只有十几出,如不加以保护、整理,东路梆子的命运危在旦夕!

不过文化局工作人员孙光新表示,县里已将东路梆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省、市申报,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准备搜集、整理东路梆子的各种资料,并寻找途径,为东路梆子寻找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