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自画像
10319600000038

第38章 逛上海老城觅旧书

如果我也可以算作一个“都市漫游者”,沪上各古旧书店和古旧书集市则是我“漫游”必到之地。从一九八〇年代初至一九九〇年代后期,每个周末去古旧书集市成了我授课之外的“必修课”。在这无数次与古旧书亲近的“漫游”中,既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不少失之交臂的遗憾。淘旧书的乐趣和惆怅,非亲历者难以体会,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的。当年“漫游”时经常光顾,而今仍然安好的,大致有下列数处:

南市“文庙”古旧书市,每周日开放。不论寒暑,大清早乘车远赴去买门票,等开门,蜂拥而入,争抢旧书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文庙”当年与北京“潘家园”南北呼应,互相辉映,是上海最为重要的旧书集散地。我的民国版新文学作品收藏书,约三分之一来自于“文庙”的地摊。当时在“文庙”觅得好书后,或到而今早已关门大吉的“凤鸣书店”歇脚,喝杯茶,显显宝;或去黄裳先生家请他老人家过目,当然大部分不入这位大藏书家的法眼,但偶尔也会得到夸奖,那接下来的一周就会悠然自得了。

瑞金二路410弄3号“新文化服务社”以及隶属该社的“淘友斋”,也不可不提,我曾经多次引领海内外书友前去淘宝。“新文化服务社”原在长乐路上,迁移至此后“诚信服务”的宗旨一以贯之,出售旧书,无论线装、民国版、“文革”前版还是旧杂志,品种丰富,价格还很公道,而且服务主动热情,能够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我与该社“老法师”吴青云先生还成了“忘年交”。由于该社位于弄堂深处,一般不为人所注意,正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

方浜中路408号“上海旧书店”门市部也值得一说。这方浜中路又名“上海老街”,号称整旧如旧,其间不少古董相当稀见。但这“上海旧书店”里却有许多线装古籍和民国绝版书,初版本、毛边本、签名本之类所在都有,惜大都价昂,不敢问津,饱饱眼福而已。

福州路424号上海图书公司是上海旧书店的重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举办过数次规模颇大、影响也颇大的古旧书展销,新文学大藏书家姜德明先生每次都专程从北京赶来,满载而归。后来几经调整,现在该店四楼的古旧书交流中心已经名声鹊起,此处汇集了十多家各具特色的旧书铺,不但井然有序,而且各类古旧书刊琳琅满目,不乏珍本孤本,只要你有眼力有财力,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不久前鲁迅一九二七年题赠孙伏园之弟孙福熙的《唐宋传奇集》上册就在此现身,让新文学书迷“惊艳”。我上个月也有幸在此觅得顾颉刚《古史辨》初版签名本。在这里与“贩书人”接触多了,往往成了朋友,像“双德堂”主王德兄、“书缘斋”主荀道勇兄等位,都常有交往,使我对“以书会友”的古训有了新的体会。

不消说,沪上淘旧书的好去处远不止这四处,多伦路文化一条街上,大木桥路云洲古玩城里,乃至七宝镇南东街小小的“同飞书苑”等等,都可能觅得你梦寐以求的古旧书刊,就看各位书迷的运气和缘分了。

(原载二 五年十一月六日上海《东方早报·文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