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自画像
10319600000044

第44章 《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序

秦贤次

陈子善先生是我第一位认识的大陆学人。经过一年多的通信联系后,为参加首届“中华文学史料学研讨会”,我们俩终于于一九八八年十月九日在上海欢聚。

认识子善兄,大约记得是当时香港《明报》月刊编辑黄俊东兄介绍的。我俩有太多的相同研究兴趣,时常通信交流,为的是提供双方所需的文学书刊及影印资料,至今乐此不疲。

子善兄是上海市人,今年四十六岁,现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也是该校台港文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与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同时,他也是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及“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理事。

约在十年前,我第一次知悉子善兄大名时,系在香港三联书店看到他与王自立先生合编的十二卷本《郁达夫文集》,他也因而开始在海内外享大名。之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费尽无数心血才编辑成功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下册)、《回忆郁达夫》(以上两书均与王自立合编)、《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回忆梁实秋》等书。

此外,台静农教授于一九九〇年去世以后,我即与子善兄合作搜辑台先生佚作,终于在两年后编成《我与老舍与酒——台静农文集》一书,由此间联经出版公司印行。

子善兄的文章在海外发表者,一直以香港《明报》月刊为大本营,后来也逐渐蔓延至由刘以鬯先生主编的《香港文学》以及由痖弦先生主编的台北《联合报·联合副刊》。上述三刊,本就是台湾现代文学研究者的必备期刊,因此子善兄的大名,在此间读书界可说亦已耳熟能详。

九二年秋,子善兄的《遗落的明珠》一书由业强出版社印行,他感到非常高兴,这是他自己写的而非编校的第一本书,也是在台湾出版的第一本书,收入由好友陈信元策划的《新知丛刊》中。

现在,子善兄的第二本著作《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又要由此间志文出版社出版。我义不容辞写此序文,因为信元兄与志文负责人张清吉先生均是由我介绍而与子善兄深交至今。我深深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带动台湾的文化界也努力来挖掘前辈作家的佚作,提供学者作更深入的研究。

一九九四年十月五日

(原载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台北志文出版社初版《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前辈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