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海上文脉
10736900000008

第8章 马相伯:百年教育在徐汇

“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一位深受人们敬仰的百岁学者。1939年11月5日,在他逝世的次日,《纽约时报》就刊登了4日当天发自上海的讣告和报道,报道评价了百岁老人的一生。他就是马相伯(1840年4月17日—1939年11月4日)。

这篇报道写道:“曾经服务于外交界,在美国、朝鲜和其他国家代表清朝的中国退休官员,复旦学院和震旦大学创办人,著名学者马相伯去世,生年一百。他可能是最为年长的清朝官员了,尽管高龄却仍然看上去健康,并精力充沛地从事公共和著述活动,直到去世……他创办了震旦大学和复旦学院,他是复旦公学的校长和教授。他是著名的拉丁文学者和许多书籍的作者……马相伯生于江苏镇江,在家乡受过儒家教育,后来随父母移居上海,在徐家汇的圣依纳爵公学(后改称徐汇公学)学习,特别喜欢哲学。”

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全文翻译了英文原稿。有意思的是,李教授细心地发现,《纽约时报》记者写马相伯“百年”,日期是倒推的,误以为他1839年出生。实际上江南人“做九不做十”,1939年马相伯实为九十九岁。[9]《纽约时报》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马相伯逝世的消息,折射出他在海内外的影响。

七个多月后的马相伯百年诞辰之际,国民党中央致电评价他为“民族之光,国家之瑞”,中共中央致电评价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东方日出,前途无量”

马相伯精通8国语言。1871年,他担任了徐汇公学的校长,并在晚年题写“汇学”二字。“汇学”之意,一为学校简称;二为办学之道,意蕴古今传承,东西汇通。复旦学院和震旦大学所在的徐家汇地区,是先后诞生南洋、震旦和复旦三所著名大学的地方,涌现出上海乃至全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近代首座私立大学等。马相伯在1903年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以“中西大学堂”的理念,创办震旦大学院(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是其旧址)并任院长。校名“震旦”为梵文,“中国”之谓,含“东方日出,前途无量”之意。获悉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创办,梁启超曾著文祝贺:“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欲狂喜。”

1905年春,马相伯在江湾另行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于当年中秋节正式开学,马相伯任校长兼法文教授。“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另者,“复旦”还有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之意。1902年,马相伯筹建震旦女子文理学院(1952年改名为上海市向明中学)。1906年,他赴日发表演说,勉励留学生:“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10]

1913年,马相伯任北京大学代校长。1932年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尊称为“爱国老人”。

源远流长 枝繁叶茂

百年老校、名校留下了难忘的历史记忆。1839年,法国天主教会在今漕宝路天主堂内设读经班(后改民新小学)。越10年,徐家汇天主教耶稣会收容难童,施以教育,翌年正式创立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是外国教会在上海最早开办的新式学堂。1896年,盛宣怀创设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初设的师范院,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先河;其外院(后称下院,附属高小,即今南洋模范中学)编辑的教科书、设置的乐歌课,都为中国学堂首创。戊戌变法后,民间人士唐祖瀛、吴绍基先后开办漕溪小学堂和蒙养小学堂。1909年,上海国人最早创办的民立南洋中学堂迁到日晖港西畔。走进浦北路268号徐汇区档案局,参观“徐汇记忆”展会,并翻阅《上海地方志—徐汇区志》和“徐汇教育”等文档,可以了解徐汇区百年中小学的历史底蕴和办学特色。其中包括——

徐汇中学 1850年建立,始名徐汇公学(圣依纳爵公学)。校内有一幢具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崇思楼。江泽民1940年代在交通大学就读时曾寄宿于徐汇中学。

上海中学 1865年建立,前身为龙门书院,是上海最早的地方官办的新学。1985年江泽民为上海中学建校120周年题词“乐育菁英,譬之树木。喜看桃李,蔚然成材。”

市四中学 1867年建立,前身为经言小学,1898年改名崇德女校,专收教会女生,开沪上女子学校之先河。后分别名为徐汇、启明、汇民女子中学。1952年改名为上海市第四女子中学。1968年发展为上海市第四中学。2011年上海市淮海中学加入上海市第四中学。

南洋中学 1896年建立,始名育材书塾,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中学。1900年,王培孙接办育材书塾,后改名为南洋中学。

南洋模范中学 1901年建立,前身是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堂,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学校培养引导学生成为“求知的模范、生活的模范、爱国的模范、进取的模范”。1950年4月,毛泽东为南洋模范中学壁报题名“青锋”。2001年江泽民为南洋模范中学建校100周年题词。

市二中学 1902年建立。是中国最早的由国人创办的女子学校之一。

……

除了17所百年中小学外,上海交通大学也坐落于徐汇区域内的华山路。上海交通大学1896年建立,始名南洋公学。1921年取名交通大学。[11]

百岁学者马相伯和徐汇百年老校、名校,为人们留下百年教育的历史思索和发展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