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崧泽之光
10737200000006

第6章 福泉山:被央视“盯”上的国家级大遗址

古老的福泉山,蕴藏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是上海市唯一一处国家级大遗址。

何谓大遗址?国家文物局有着明确的阐述:大遗址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最具代表性的综合物证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福泉山考古发掘出相当数量的属于国宝级的文物,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辉煌的发现之一,被国务院、国家文物局定为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大遗址。

这里被称作中国土建金字塔,在30多年的考古发掘中,这里出土了200多座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时期的墓葬,还完整保留了距今六千到七千年历史的叠压文化遗存!2017年12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了长达近36分钟的纪录片《寻古福泉山》,详细介绍了福泉山古文化遗址的考古探索揭秘过程。中央电视台是国家电视台,《探索·发现》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故事,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由此可见,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盯”上福泉山遗址,讲述的不仅是上海远古文化的斑斓,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故事。

福泉山,位于青浦区重固镇老街西侧,山体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94米,南北宽84米,高7.5米,是古人作为墓地堆筑的一座大土墩。1962年,上海市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该处为古文化遗址。福泉山遗址以福泉山为中心,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79年至1988年,考古工作者先后进行3次大规模发掘,发现距今5700年前后的村落遗址、距今5000年前崧泽文化晚期墓葬17座、距今4000多年前良渚文化墓葬31座,以及战国、唐、宋时期的墓葬。其中,良渚文化墓葬发现有着丰厚陪葬品及人殉的显贵大墓,表明上海地区已在距今5000年前进入文明社会门槛,体现了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

2008年至2011年,有关部门再次对福泉山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新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晚期贵族墓地——吴家场墓地。墓葬随葬品等级高,出土文物精美,其中装饰有神人兽面纹的象牙权杖在上海地区乃至全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都十分罕见,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考古发掘充分说明福泉山遗址是上海地区良渚文化时期最重要的遗址,专家认为这是良渚文化考古中的新突破,将在考古文物界产生重要影响。此次发掘对进一步研究福泉山遗址的性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建研究员形象地比喻:四千多年前上海乃至周边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不在现在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而是在青浦的福泉山。

福泉山是中华文明起源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遗址文化层齐全,反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早晚有序的文化层叠压关系,可看作是古上海的历史年表。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教授称福泉山遗址就像辽宁北戴河发现的秦始皇碣石宫一样,是重要遗迹。中国考古学家、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黄宣佩表示:福泉山就是上海城市的文明之根,研究长江文明的重要史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之光。2001年,福泉山古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上海地区唯一一个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福泉山遗址与周口店遗址、圆明园遗址等一起被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列为全国150处大遗址保护名录。2016年10月,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据介绍,青浦区将构建包括福泉山遗址在内的“上海之源”古文化走廊,推进福泉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这表明福泉山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将迎来历史性的崭新一页,福泉山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魅力将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