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史
2162900000005

第5章 古代文化社会生活(1)

人类在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野蛮时代后,终于踏上文明之路。

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差异,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的不同,世界各地步入文明的时间必然有先后。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在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首先出现了古代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继之,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也跨进了文明的门槛;随后,黄河流域于公元前2100年文明开始勃兴;公元前2000年爱琴文明兴起;公元前1000年,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文明又异军突起;而公元初期,印第安人在美洲创立了玛雅文明等等。

以上世界各地的文明诞生后,逐渐成为各地文化发展的中心,除印第安文化独处美洲,在闭塞中难以有更大的发展外,其他各地的文化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非洲、亚洲和欧洲之间文化交流的途径,一是靠商业贸易,如横贯亚欧的丝绸之路,就不仅是一条东西方商业通道,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大动脉。二是侵略扩张和移民,如希腊对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侵略,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这些侵略扩张和扩张后的移民行为,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问的融合和异质文化的碰撞、交融。三是直接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中印文化交流、两河流域和印度文化的交流等。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又促进了各自文化的发展,为各自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古代埃及文化

古代埃及的文化,与古代埃及人的社会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纵贯南北、每年定期泛滥的尼罗河,给古代埃及带来了有利于发展农业的水和沃土,由此而孕育了以发达的灌溉农业为特色的古代埃及文明。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古代埃及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历法;因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古代埃及创造了象形文字;因宗教信仰和强化神权的需要,古代埃及造就了集建筑和雕刻之大成的金字塔和神庙等。光彩夺目的古代埃及文化,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在当时对周边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发展也起过重大作用。

古代埃及文化的基础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大约和今天埃及国家相当,位于非洲东北部,境内尼罗河由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埃及气候干燥,雨量稀少,但每年泛滥一次的尼罗河,带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质和泥沙冲向下游,给沿河两岸带来了灌溉之利和肥沃的淤泥,为早期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古代埃及历史上下3000余年,历经31个王朝,王国的分合,法老世系的更替,统治中心的迁移,外族的入侵,都没有动摇法老政教合一的专制主义政治。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闭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古代埃及人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二是尼罗河峡谷两边的悬崖峭壁及之外的沙漠或高山,形成了阻挡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使得政治状况相对稳定,政治沿革、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三是形成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公元前2047年)和中王国时期(前2133—前1507年)的文化特点,即崇尚古风遗训、自然秩序,尊重制度、传统和权威,植根于这片封闭的沃土上,对于变化、发展的观念,古代埃及人采取了淡漠的态度。

古代埃及也曾受到外族的入侵,但稳定性和持续性极强的一脉相承的政治制度、宗教特点和文化传统,不仅没有遭受灭顶之灾,还使入侵者得以同化。中王国时期,西亚的游牧民族希索斯入侵入埃及后,统治达100多年,逐渐吸收了先进的埃及文化。尽管古代埃及曾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但波斯王在埃及也称法老,并沿用埃及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进行统治。即便是属于爱琴文化的、以希腊一马其顿人为统治核心的托勒密王朝的君主们也不例外,他们不仅宣称自己是法老的继承者,还自命是埃及人。

古代埃及发达的灌溉农业,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些,都为古代埃及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

科技知识与艺术古代埃及最先使用的是太阴历,但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它已满足不了现实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古代埃及人在对尼罗河水涨落进行了长期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它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肥尼罗河水涨落的周期365天定为一年,一年分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每季分4个月,一年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与回归年的误差仅为1/4天。

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在当时世界,是一部最先进的历法,并成为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之渊源。公元前l世纪,古罗马人以太阳历为基础,制定了“儒略历”(即“朱里亚历”),到公元16世纪又经过改革,产生了“格里高利历”,这便是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太阳历——公历。

古代埃及人在长期观测天象中,积累了一些天体运行的知识。到新王国时期,埃及人已经能区别恒星和行星,并绘制标识了43个星座位置,这些内容,反映在古代埃及某些陵墓和神庙的“星位图”上。

木乃伊是古代埃及医学发达的最好物证,说明他们在解剖学。化学等方面具有了丰富的知识。当时的埃及医学,已经有了内科、外科、妇科和眼科,医学的专业分工也比较细致,他们不仅懂得脉搏的意义,还对心脏与血液循环的关系及对大脑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研究。1872年在底比斯发现的《艾贝尔斯纸草》,介绍了900多个医治各种疾病的处方,被称为古代埃及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另外,古代埃及的第一部药学著作《药物录》,对许多药物的治疗性能,作了详细的介绍。古代埃及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如丸剂和栓剂等,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经希腊人的传播,直到现在,还应用于医学领域。

木乃伊就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干尸。制作时,先把死者的脑浆和内脏等取出来,用盐水和防腐剂浸泡尸体,然后晒干,再在体腔内填满香料,外面抹上膏油,再裹以麻布,最后装入棺材中。这个过程,大约需要70天左右,之后,就成了经久不腐的木乃伊。

古代埃及的医学常常与巫术纠葛在一起,但古代埃及人与其他很多民族不同,他们已经认识到人的疾病与自然的原因密不可分,这在当时世界具有非常大的进步意义。

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虽给埃及农业带来了丰沛的水源和肥沃的泥沙,但每次的泛滥,也把已丈量土地的痕迹或冲毁或淹没,这就迫使古代埃及人每年必须重新丈量。古代埃及的数学,就是在每年的丈量土地和建造金字塔、神庙等建筑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古代埃及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抱括算术、代数和几何三大类。古代埃及创造了自己的10进位的计数制度,并创造了表示一些数的象形文字符号,包括分数的符号。他们已知加、减、除,但不知乘,也没有“零”的概念。在几何学方面,他们已经会计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还会计算柱体的体积,并知道圆周率为3.1605。

古代埃及人已经了解了一些物理常识,如懂得将杠杆、滑轮等原理应用于建筑实践中,还利用滴水计时,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水钟。

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堪称世界一流,其特点有三:一是建筑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二是设计巧妙,精密科学;三是雕刻艺术融于其中。金字塔和神庙是古代埃及建筑艺术的典范,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佛拉金字塔、卡尔纳克(即阿蒙)神庙和阿布辛勒神庙。

关于金字塔的建造,有诸多难解之谜。胡夫金字塔的塔高乘以10亿所得的数,和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大体相等;用两倍塔的高去除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3.1459;穿过大金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塔的底面正方形对角线向北延长,正好是尼罗河三角洲的两腰……凡此种种,是偶然巧合还是精确测量,众说纷纭,但它所反映的天文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是匆庸置疑的。至于有些学者认为,金字塔蕴藏着一整套互相联系的数字、重量、几何、方位、宇宙信息密码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证实。也有学者断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是无法建造金字塔的,它是外星人光顾地球的杰作之一。对此,我们不敢苟同。

卡尔纳克神庙是埃及最大、最雄伟的神庙。它占地约18万平方米,主殿由134根巨大的石柱支撑,中间最高的12根高21米,柱顶可容纳100入。屋顶是.一块巨石架在柱顶的横梁上。石柱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浮雕,墙上装饰着墙画和雕刻。卡尔纳克神庙不仅是宗教遗迹,而且集埃及文化、历史、建筑、天文、绘画、雕刻之大成,是埃及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瑰宝。

阿布辛勒神庙位于阿斯旺南部尼罗河边的悬崖峭壁上,建于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期间。整个神庙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它面宽38米,高33米,深入山体65米。这座神庙,是埃及石窟艺术的杰作。1962年,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大坝时,为使这座神庙免遭灭顶之灾,花了4年的时间,用电割方法把石体分切成块,移到离原址不远的高处,重新拼装。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神庙的重建工作才告完成,使这一罕见的人类文明古迹天衣无缝地保存了下来。

古代埃及的雕刻和绘画,大都附属在建筑物上。其艺术特点,明显地反映了古代埃及的文化特征。如崇尚稳定和传统的文化心理,使得大量雕刻和绘画总是以“正胸侧面式”的表现手法出现,数千年一成不变;尊重秩序和权威的文化心理,使得大量雕刻和绘画比例失调,尊者大得令人吃惊,卑者小得令人可怜。到新王国时期,雕刻和绘画艺术虽有所突破并明显有所变化,但受闭塞的自然环境束缚,始终没能跳出“稳定”和“传统”的范畴。

古代埃及的雕刻和绘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故事,既有征战讨伐,也有生活场景,它们既是珍贵的艺术品,也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重要资料。

古代埃及的雕刻成就,可以从巨大的狮身人面像、阿蒙神庙的石柱以及阿布辛勒神庙上体现出来。

古代埃及的绘画成就,具有代表性的是中王国时期的《纸草丛书中的猫》和新王国时期的《三个女音乐家》等。

文字与文学埃及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象形文字属于表意符号,用一定的图形表示一定的事物或概念。后来,出现了表示音节的符号,如埃及人把猫头鹰叫做“姆”,它的图形既表示猫头鹰,又表示“姆”这个音。在此基础上,到古王国时代,便演化出24个辅音字母。这是人类最早创造出来的标音字母。字母的创造,是古代埃及人留给西方文明最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后来腓尼基人吸收这一成果,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为西方字母文字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单,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辅音符号,类似字母。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通用的字母。此外,印度字母、阿拉伯字母也辗转由腓尼基字母发展而来。

古代埃及的文字,经历了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演变过程。这个演进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象形文字、祭司体(即僧侣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科普特文字。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形体复杂,难以书写。到公元前16世纪,象形字体发展为祭司体,公元前700年时,又被世俗体所取代。公元3世纪时,埃及居民在希腊、罗马的统治下改信基督教,使本民族的文字逐渐被淘汰,随后在希腊24个字母的基础,又增加7个字母,产生了科普特文字,又称新埃及文。今天的科普特文字,仅用于基督教的祈祷和传播,已为绝大多数埃及人所不识。

埃及人早期的书写工具主要是刻刀和石头,他们将文字刻在神庙和宫殿的墙壁以及贵族墓葬的墙上。古代埃及的文字,有许多写在纸草上。古代埃及的纸草,后来流传于地中海一带。

古代埃及的文字十分复杂,即使在当时,也只有少数祭司和富贵子弟才能掌握,因此,在古代埃及形成了一个受人尊崇的职业——书吏。由于埃及文字的复杂,到希腊、罗马统治耐期,人们逐渐弃而不用,使埃及文字成为死文字。直到1822年,法国著名学者商博良成功释读罗塞塔石碑,才使得一个湮没了1000多年的古老文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为现代埃及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798年,拿破仑率领一支法国军队远征埃及,第二年,他的一个士兵在尼罗河河口的罗塞塔镇挖战壕时,发现了一块用象形文、世俗文和希腊文三种文字记录同一内容的石碑,这块石碑也因此被称为“罗塞塔石碑”。碑中记载了公元前195年,孟斐斯祭司献给托勒密五世的歌功颂德文告。铭文传到欧洲后,学者们尝试释读象形文和世俗文。法国学者才让·费朗索瓦·商博良在众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经10多年潜心钻研,并与菲莱岛上发现的铭文相参照,于1822年取得惊人突破,先释读出“托勒密”,后又逐步释读出亚里山大之后埃及70多位国王的名字等。

古代埃及的文学作品,内容广泛,题材多样。神话故事方面的作品产生最早,并且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之后才有了文字作品。较著名的有《船舶遇难记》等;训导、格言、箴言一类的作品中,较著名的有《普塔霍太普训示》、《阿米尼斯一世训示》、《伊浦昧箴言》等;诗歌方面,著名的作品有《阿顿颂诗》、《尼罗河颂歌》、《牧童歌》等。此外,国特摩斯三世远征记事和拉美西斯二世卡叠什战役记事等溉是古代埃及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埃及军事史的重要材料。

古代埃及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作品较少。但保留下来的这些作品,无疑成为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珍贵文献,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她对古代希伯来文学和古代希腊文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