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3114000000005

第5章 藏在汉字数字中的奥秘

“一”能幻化成天地之间的万物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当古人想要表示一个具体的实物时,可以画出实物来,如想要表示一匹马时,可以画出一匹马来。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事务,则无法用这种方法表示,如想要表示一天时,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古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后,用一横来表示比较抽象的概念。这一横便是“一”字。

“一”是一个神奇的汉字,从古至今,“一”的外形始终如一。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甲骨文、金文,还是小篆、楷书中,“一”始终都是一横。清代学者段玉裁说:“一之形于六书为指事。”意思是“一”字按照六书的分析为指事字,“一”是古人的记数符号,可能是画的一道横杠,也可能是一个筹码。可见,“一”字的本义为最小的正整数。

不仅如此,“一”在汉字里是最简单的了,笔画最少,书写最便捷。俗话说:“扁担横在地下,不知是个一字。”那是形容一个人目不识丁,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但“一”字的含义却不仅限于最小的正整数这个本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字延伸出了极其丰富的含义。

“一”字丰富的含义不胜枚举,由于“一”字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所以便有了“最少”的意义,由“最少”又可以引申出“偶然”的意思。“一”字还可以表示序数,如“一不做,二不休”。此外,“一”字还有“专一”、“纯正”、“全部”等义。

在古人眼中,“一”是至高无上的,是万事万物的开端,由于有“一”,才派生出了整个世界。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的道理、一切的事物,都是由“一”发端的。一是万物之母,看似结构简单,却是天地间万事万物最初的源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开动脑筋,善于把握住关键的“一”,就等于扼住了成功的喉咙,达到以简制繁、一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

“二”不再那么完美、孤立

贰,副益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数字中,“一”的后面就是“二”;文字里,“一”是一条横杠,“二”是再加一条横杠。古人云“积画为数”,同“一”一样,古人也是用两个筹码或画的两道来表示“二”字。

我们可以看到,“二”字的写法,从古到今都没有多大的变化。从甲骨文开始,“二”字就是这么两横,如果非要追究其差别的话,也只不过是甲骨文中“二”字的两横一样长,而到了楷书时,上面的一横要略微短一些。

“二”为指事字,本义为数字“二”。一加一等于二,那便是数目。“二”字还表示序数,有“第二”的意思。二字加第,表示第二。有时不加第,也表示第二。“二”字由“第二”的解释还引申出“副”的意思,如京戏有二花脸,就是副净。二掌柜,也就是副掌柜。船上除了大副外,还有二副。此外,“二”有“再次、两次”的意思,如《宋史·吴璘传》:“此孙膑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另外,“二”字还可作“匹敌,可比”解,也就是“天下无双”之意。《汉书》上说:“天下少双,海内寡二。”这里,双就是二,二就是双。

在实际使用中,“二”字还有一个大写的“贰”字。其实“贰”当初并不是表数目的。《说文解字》云:“贰,副益也。”段玉裁作注时说:“当云副也,益也。”可见,“贰”的本义为“副”,“副”作为表数目“二”字的大写是一个假借。但是这个假借,让“二”引申出了有二心、背叛的意思。叛逆之人被称为“贰臣”。

《清史列传》中有一个部分名为《贰臣传》,其中所收录的均为降清的明朝官员,即便是李永芳、洪承畴等曾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降清之士也收录其中。另外,那些如龚鼎孳之辈,先投降了李自成,后又投降了清朝之人,按乾隆的说法,即为不只做了一次贰臣的人,自然也全部收录其中。乾隆指出: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这些人尽管为清朝作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还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标准衡量,他们是不完美的。在古代以忠君为标准的道德观念下,“贰”是一个永远都无法抹去的污点。

“二”有数目成对的意思,它不再像“一”那样完美、孤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老子深刻地注意到事物正反两面相辅相成的哲理,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同样,没有高,也就无所谓下,没有困难,也就无从去克服和超越。“二”辩证地表达了矛盾对立双方的依赖关系。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它的对立面,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困难或对手时,大可以怀着感恩的心去看待,因为它们的出现,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三”为爆发前的静待时机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三”是一个表示数目的字,和“一”字、“二”字一样,都是原始的记数符号,且古今的写法变化不大。

“三”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就是三条横杠,直到楷书中仍然如此,一写就是几千年不变。

中国人偏爱三或三的倍数,古今皆然。《说文解字·三部》:“三,天地人之道也。”人们观察天地、日月星辰及人类社会,常“以三为法”,来描述自然与社会。如“三才”指天、地、人;“三光”指太阳、月亮、星星;“三星”指福、禄、寿;“三友”指松、竹、梅;“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古代说“三军”,是指上军、中军、下军;今天说“三军”,则是说陆军、空军、海军。

道教和佛教也对“三”情有独钟。道教的最高神称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道教将宇宙划分为上界、地界、水界三部分,将时间划分为无极界、太极界和现世界。佛教的经典分为三藏:经、律、论;佛教对信徒提出了“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教中的“三生有幸”,说的是前生、今生和来生。以上的“三”皆是实指。

“三”还有虚指之意,泛指多。丹齐克的《数:科学的语言》一书指出,许多原始民族用于计数的名称只有一和二,他说:“南非洲的布须曼民族,除了一、二和多之外,再没有别的数字了。”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写道:“在非常多的原始民族中,用于数的单独名称只有一和二,间或还有三,三的意思实际上是多一个。”可见,“三”是人类早期所能认识的最高数了。

“三”代表多,在汉字的造字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三“木”成“森”,《说文解字》中说“森,木多也”;三“水”为“淼”,《说文解字》中说“淼,大水也”;三“火”为“焱”;三“人”为“众”……无不体现了“多”的含义。

平常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三”,并非实指三个人,而是说,只要是几个人一块走,总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可以选择好的人向他学习,选择其中不好的人作为我的借鉴,不做人家做过的错事。成语“韦编三绝”,来源于孔子晚年常读《易经》,以致把编竹简的皮条都弄断了很多次。这里的“三”便是多的意思,故而“韦编三绝”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

凡此种种,无论是实指的“三”,还是虚指的“三”,都是历来被人们所看重的一个数字符号。

“三”字笔画简洁,既能实指,又能虚指,同时还能体现出“多”的含义,正因为“三”字具有这么多内在的优点,才会被人们喜爱。人也是一样,只有真正有才华、有品德、有准备的人,才能得到机遇的光顾,学会抓住它。

“四”要冲破思想的禁锢,望向远方

四,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四”是一个数目字,它也是在数目字里,写法古今变化最大的。

古时“四”跟“一”、“二”、“三”一样,都是叠起的横画,只是“四”到了小篆阶段,又借用了金文中发“四”时的口形,再经简化,才逐渐演变成目前的“四”字。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最著名的哲学命题便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正如他所提出的理论,人有十根指头,所以世界各地都独立地发明了十进制的计数方法。人的眼睛、鼻孔、耳朵都各有两只,所以不少古民族都曾用过二进制。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和两条腿,所以古人称人体各个部分为“四肢百骸”,摔上一跤便叫“四脚朝天”。不只是人,动物也大多是四条腿的,所以,在各个民族的语言当中,“四”是神奇的,都曾一度被重视过,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面,人们对双数总是格外地喜欢。古人并不认为世界是单的,是唯一的,完整的状态应该是双的,也许对立,也许并行。数字四是双的双,所以更有非凡的意义。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古代四大神兽: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等。在天文历法中,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即“黄帝四面”的内涵。佛教中,中国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道教中也有四大名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民间有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四大才子:祝枝山、唐寅、文征明、周文宾等。就连武侠的世界中,也有四大恶人:段延庆、叶二娘、南海鳄神和云中鹤;四大名捕:无情、铁手、追命和冷血。

随着时间的发展,“四”逐渐变成了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四”和“死”谐音,于是,人们便把二者联系了起来。

在电话号码中,人们对“四”避之唯恐不及;在大楼里,没有“四”层,甚至连“十四层”都成了禁忌。这无疑是一种盲目的迷信,我们不知在何时摒弃了传统文化中富有哲学的认识,将其转换为一种毫无根据的文字游戏和民间迷信,这是一种文化的迷失。其实与其相信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抱有莫须有的迷信思想,不如看清眼前和当下的事情,做好分内应该完成的事,人才会活得实际、活得充实。

“五”福临门,吉祥如意的象征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积画为数到“五”时,已经不能再用简单的几横来表示了,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说的:“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

甲骨文的“五”字,从二,从乂,像二物交错之形,“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五”的本义为交错。先民以结绳记事,用两根小枝斜插在第五个绳结上,这便是古文字中的“五”。“五”字在古籍中常与“午”字通用,本义为“交午、纵横交错”,后借用为数目名称。

数字“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象征着吉祥、如意,比如“五福临门”等。其中,“五行”指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福娃的创意便基于中国的五行之说;“五方”指东、西、南、北、中;“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也叫“五声”;“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佛教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五戒”。

此外,耳、目、口、鼻、身为“五官”;心、肝、脾、肺、肾为“五脏”;酸、辣、苦、甜、咸为“五味”;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茴香为“五香”;青、黄、赤、白、黑为“五彩”;金、银、铜、铁、锡为“五金”;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为“五岳”;稻、黍、稷、麦、豆为“五谷”。

无论是“五行”、“五常”,还是“五谷”,无不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展现了人们对幸福的一种企盼。这个充满吉祥意味的数目字,以其特有的方式,从古到今,一步步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我们对生活最美好的祝愿,而“五”也就变成了幸福的引领者。

“六”六大顺,事事顺心才能吉星高照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喜爱的数字。

“六”的甲骨文和金文犹如一间结构简陋的房屋。“六”的本义是指草庐,是一种建于田间或郊野作为临时居所的房子。“六”为“庐”的本字,所以借“庐”的形状作“六”字,另造一个“庐”声的字来代替它的本义。

“六”在人们的观念中,只不过是一个数目字而已,其实它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曾成为一些人身份的象征。早在远古时代,东夷部落首领的后代散居在江淮一带,于是,周王将安徽六安一带的土地分封给他们,并允许他们建立“六国”。到了春秋时期,六国被当时的楚国所灭,后代的国君便都以原来的国名“六”作为姓氏。

“六”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地丰满起来,成为了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数目字。如“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代指天下或宇宙;“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又泛指亲属。佛家认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者是罪孽的根源,如悉皆消除,谓之“六根”清净。美术范畴中画忌“六气”,即俗气、匠气、火气、草气、闺阁气、蹴黑气;画有“六要”,指的是气、韵、思、景、笔、墨等。戏曲中有六场,即胡琴、月琴、南弦子、单皮鼓、大锣、小锣。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三个“六”加在一起就代表吉祥与顺利,符合“六六大顺”之意,所以,三个“六”连在一起的日子,便成了新人喜结良缘的“黄道吉日”。但这样的时间在西方人的眼中会引起恐慌,因为在《新约圣经》的最后一章《启示录》中,提到“666”这个数字与魔鬼撒旦有关,所以,他们总是竭尽全力地想要避开这样的日子。

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文化中,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人眼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别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事物,也可能会让我们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们总是会变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明代陈眉公的《小窗幽记》中有一副抒情志联,虽然是描写为官之人应有的态度,但也适用于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即“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与其让自己的人生在慌乱中度过,不如以一种宠辱不惊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看待人生路上的悲与喜,那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七”是事物的关键点,凡事先从弱点改善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七”字是在一横画中间加一竖画,表示划物为二,从中切断之义,“七”为“切”的本字。后来借用为数目字,于是在“七”字的基础上再加刀旁,作为切断的专字。《广雅·释诂》:“切,断也,割也。”“七”的形、义都有“切”的意思,所以古人便把七月作为处斩犯人的月份。

随着金文的出现,甲骨文和金文的“七”字,与金文的“甲”字和小篆的“十”字非常相像,容易混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到了小篆阶段,便把甲骨文和金文“┼”字的竖笔的下半截变成了“竖弯竖”,于是以小篆为基础,便相沿发展而成为现在的“七”字。

“七”是一个神秘的数目字,它既深入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又存在着一种莫名的禁忌。在中国文化中,与“七”有关的很多,如古诗多以七言为主体。战国有七雄,汉有建安七子,晋有竹林七贤。太阳的光线有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些应该归源于“七”在人体及天地万物中的规律性。《易经》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王弼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七日来复”之说,揭示了天地阴阳的循环规律及人体的节律变化。就连西方也以七天为一个星期。

但同时,汉人对“七”又有着一定的忌讳,如福建闽南、河南部分地方有逢七不出门的说法;与丧事相关联的经常是“七”,有些地方人死后七天、十四天、四十九天都会举行一些活动,以悼念死者。这些大概始于古时对“切”的理解。

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和古史记载里,有着对数字“七”的崇拜。这可能源于月亮周期,月初、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以七日为周期,而人的生理周期也与数字七有多种关联。除了日月和五大行星外,北斗七星也与重要的数字七有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七其实是阴阳与五行之和,即儒家强调的“和”的状态,也是道家所谓的“道”或“气”,与“善”和“美”相关。

“八”是兴旺发达,勤劳创造财富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偶数当中“八”是近年来最受中国人喜爱的。由于“八”与粤语的“发”谐音,人们于做生意、开店、给汽车上牌照等涉及数字的事,都要挑“八”,因而“八”便成了生意兴旺发达之数,所以民间有“要得发,不离八”的说法。“八”更深受商业界、企业界人士的青睐。他们给商品定价几乎离不开“八”。有的单位开业择日时,也要选择带有“八”的日子。

“八”是“五”以后的数目字变化最小的,无论是甲骨文、金文、小篆,还是楷书,从古到今,“八”字的形体基本相同,均是由两条相背、分开的曲线构成,像分别、相背的形状,是一种近似符号性质的指事字,借“背”为“八”之声。《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八”字的本义为将物分开,与古代民俗“七不出门,八不还家”的说法相吻合。“八不还家”,意思是说所有逢八的日子,凡是游历在外的人都不宜归家,因为这一天是分离的日子。这种民俗的形成,或许是古人造“八”字时的心理的一种反映。

“八”假借为表数目的字以后,便失去它的本义,变成了一个与财富相关的数目字,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世界各地华人在一九八八年八月八日隆重地庆祝“八八八八”节,就连北京的奥运会也定于二○○八年八月八日晚八时举行开幕仪式。

中国人似乎格外偏爱“八”,这一点可以从古代追根溯源。在中国古代,10以内的数字都与天地对应,奇数象征“天”,偶数代表“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喜爱土地,而八就是“数之大者”。古代天子祭祀用“八簋”,用车需“八鸾”,驭臣用“八柄”,统率万民用“八统”,治理国家用“八政”。

“八”在今人心中身价倍增,虽然是一种主观的臆想,但是表现出了一种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有一种远离悲伤、靠近幸福的愿望。

“九”五虽尊,但人都可以追求幸福

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

——《素问》

“九”是十以内奇数中最大的数,即为单数之至也,数字到了这里,就上不去了,故表示“多”。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八卦阳爻用“九”,“九”为太阳,也就是“大”阳。九九重阳,阳之至也。阳寓意生命,阳寿就是有生之年,所以九九重阳为老人节,祝愿老人阳寿绵长。九九八十一,更是大吉大利的数字。“九”因其达到了一个极致,逐渐演化为“神圣”,古代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尊贵,便把自己跟“九”联系在一起,如皇帝称为“九五至尊”;紫禁城里的房屋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天安门城楼正面宽九间,门上装有九路门钉;传说中上古有九个行政区,所以用“九州”代表中国;“九鼎”,相传是夏禹铸造,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

“九”最初产生之时并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甲骨文和金文中,“九”像屈曲了的手和肘的形状,指手肘,“九”原为“肘”的本字。古人造数目字是从一开始,他们认为数到最终会发生变化,就借用“肘”的弯节变化之形来表示“九”字。

关于“九”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汉小名九,故家人都回避“九”以示尊敬。老汉的儿媳妇非常聪明,不只避开“九”字,连“九”的音也会一并避开。同村有九个老头要和老九打赌,说如果他儿媳果真不说“九”,他们便输一桌酒菜;若他儿媳沾上了“九”的音,老九就得输一桌酒菜。老九欣然答应。次日,九个老头趁老九不在家,每人左手提一个小酒壶,右手拿一把韭菜,来到老九门前,要他儿媳务必转告老九,说他们今天几个人来,每人拿着什么东西。说完后便假装离开,藏在墙角处偷听。一会儿,老九回来后,听到儿媳说:“公公,刚才来了四公加五公,每人左手提把扁扁壶,右手拿着把扁叶葱,要请公公到对面小楼上去喝几盅。”九个老头听了,赞叹不已。

“九”是一个尊贵的数字,单是“九五至尊”便展示无疑。尊贵的人总是难免自大,就如同贫穷的人难免自卑一样,其实早在法国大革命时的《人权宣言》中便已经明确地提到了“人生而平等”,你拥有了生命,便拥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与尊贵与否毫无关系,放下心中的包袱,勇敢地去追求你想要的。

“十”分完美源于细致专注

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十”为数目字,由于“十”是十以内自然数中最大的、最末的一个数,因此古人称之为满贯之数,所以“十”又引申为“完满”的意思。《说文解字·十部》云:“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许慎的这段阐释,把“十”的形体看成囊括四面八方的地,又包含着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基于对“十”的理解,中国人向来便对“十”特别青睐,关于“十”的成语和事物也特别多,例如,“十全十美”、“十面埋伏”、“十口相传”、“十万火急”等;各种评选活动也离不开“十”,例如十大名曲、十大元帅、十大上将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心理习惯,人们喜欢追求“十全十美”。

“十”在形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在甲骨文时期,“十”字为一竖画,是个指事字。这一竖画反映了古人的计数方法。先民以一横(一)作为数字的开始,以一竖(丨)作为数字的结束,满了“十”,又从“一”开始,说明夏商时代先民已有了十进位的概念。后来,为了区别于“一”(因“一”也写成“丨”),在金文中,便在竖画中间加点以区别于一般竖画。到了小篆时期,将加在中间的点改为短横,才逐渐演变成了楷书中的“十”。

“十”具有完备的含义,在其他国家中也有所体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十”是最完美的数字;但丁的《神曲》把“十”视为“完全”的化身。在西方宗教界,“十”字是基督教的徽号。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为了替世人赎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尊十字架为信仰标记,基督教徒在胸前画十字的仪式,也是由此而来的。这一礼仪象征基督在十字架上受罚死亡,以拯救世人的功德。国际红十字会中的“十”字是伤兵救护的徽号,代表着中立和人道主义,成为医疗救护事业的标志。绿十字是国际通用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蓝十字是国家医疗机构的统一标志。“十”所表达的圆满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一”与“丨”是所有的笔画中最简单的两个,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却构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完美。究竟何为“完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定义,正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其实它也可以像“十”字一样简单。

“百”字寓意多,删繁就简须找方法

百,十十也。从一,从白。数,十百为一贯。相章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关于“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先生过寿诞,有人送来一副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独逢。

老寿星看了十分高兴,寿联中只字未提他的岁数,却又清楚地道出了他的年龄。

这副对联巧妙地省掉了熟语中的后面一部分,第一句是“人生不满百”,省了个“百”字,再加一个“公今满”,便知老先生有百岁高龄了。第二句是“世上难逢百岁人”,省了“百岁人”,加上“我独逢”,还是道出了老先生的百岁之龄。两句都含了百岁难得的赞美之意,故而很得老寿星的欢心。

“百”字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说:“十十也。”“百”就是十个十。又说:“百,白也。”古人祭祀时用一百只羊、一百头牛,为了方便记录,古人便用同音的“白”字来代替。

“白”本是个象形字,像一粒两头尖尖的白米,米身上还有一两道线纹。“百”便是在“白”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甲骨文的“百”字是在这粒尖尖的“白”米的顶上加一横为基数符号,以表示“十十”之数,是数词。这个字发展到周代中期时,金文里的“百”字下部的“米粒”已失去尖形,渐趋方形了。这时的金文为以后“百”字的形体结构定了型,逐渐发展成了后来的小篆和楷书。

一般来说,“百”多作数词使用。比如百子图,上面确实画着一百个小孩子;百寿图,写的确实是一百个寿字。后又引申出“所有的”、“众多的”意思,如《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百”,便是众多之意。

“百”是“一”字加“白”字,“白”记录口语里的“百”的声音,加上“一”表示一百。“百”表示数目繁多,而“一”笔画简洁,代表数目纯一;将“一”稍作变通,就变成了“百”字,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人化繁为简的智慧。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一个抽象的数字概念,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其实世事也是如此,有时最简单的方法可能最有效。

“千”山万水始于足下,千秋万代以人为本

千,十百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千字和百字一样,都是记音的字。千是一个“人”加上一个“一”字,“人”记录着语言里“千”这个声音,和“一”字加起来表示一千。

“千”字的构形,在甲骨文里,是“亻”(人)腰上加一横。古代“人”“千”二字同一音部,因为“千”这个数字不可能用积画来表示,所以便借“人”来表音,在人腰上加一横以表示“一千”的基数,表示成千上万,极言数目之多。所以,表示“数目众多”便是这个指事字的本义。安子介先生认为“千”是个重要的数目字,因此先民们总是用人来表示,这一横则是画在人的肚子上的。这个字和金文、小篆里“亻”(人)的形体变异不大,但隶书“千”却把人身和指事符号变为“十”字了,于是发展成为现在的楷书。但“数目众多”的原义,仍至今不变。也有学者认为,“千”很可能是受早期人类文身现象的启发所创造。《诗经·周颂·噫嘻》:“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这两句话所描写的是古代万人致力于耕作的浩大场面,其中的“千”就是十个百。

千,常用于虚指,千秋万代、千古兴亡、千方百计,都是极言其多。千虑一得,出自《史记》,原话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意思是说:“聪明人再精明也难免百密一疏,有个考虑不周到之处。愚笨的人呢,再不成偶尔也有可取的意见。”千虑一得常常用来作为人们的自谦之辞。我们平时称呼人家的女儿,常用“千金”一词,千金本是“千金市骨”的“千金”,后来富有人家的孩子被称作“千金之子”,再后来,专门用来称呼人家的女儿,含有尊贵之意思。

一个积画为数无法表示的数目字,古人用简单的“一人一横”便轻松地解决了。“千”字是在“人”的基础上诞生的数目字,其实不只是“千”,所有的数目字,无一不是在“人”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千”字的造字法可以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古人是以人自身作为标准和尺度来造字,“以人为本”是被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但它早就被古人认识到了,从“千”字上就可以看出。

“万”化千变,变通为要

万,虫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几千年来,“万”始终是常用字,用作数词,十百为千,十千为万。我们现在常用的是“万”字的简化字,“万”字的繁体字写作“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司空见惯、常挂嘴边的“万”字,竟是以毒著称的蝎子的象形。

甲骨文中的“万”字像一个巨螯屈尾的蝎子形状,其本义是指蝎子。甲骨文强调了它身上的斑纹、钳肢、毒钩等特征。这种虫繁殖能力惊人,很快便会繁衍出千子万孙,于是,先民便以这种动物作为数字中的“万”字。经过长期的演化之后,才发展成了楷书的繁体“萬”字。

在汉语的日常用语中,常用“万”来作为上限数。凡要形容数量之多、范围之大、程度之深,总是离不开“万”,如皇帝称“万岁”。不过,世上谁也没见过真能活上一万岁的人,“万岁”依然如海上仙山,可望而永不可即。又如汉语中的“万事如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其中的“万”都是极大的概数。“万”字还引申为极其、非常、绝对等义,如万全之计、万无一失等。

关于“万”字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翁,家道殷实,但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文盲,他尝够了不识字的苦头,于是,他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聘请了一个读书人教他的儿子。第一天,老师在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第二天,老师又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到了第三天,老师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仿佛悟到了什么,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家,对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不用麻烦先生了。”老翁见儿子这么聪明,便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便去催儿子。一进门,老翁见拖在地上长长的纸上,尽是黑道道。儿子一见父亲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才写了不到3000划。”

一只蝎子的形象,取代了积画为数所带来的困难。确实“一”、“二”、“三”,都是因积画为数而产生,但一贯的思维并不代表就是完全正确的,因此,才有了对于数目字的不断地创新性发明与借用,避免了画一“万”画所带来的麻烦。“万”字让我们看到,做事情只有懂得变通,才不会走进死胡同,才能处处逢源,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