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栋高(1679—1759),字复初,一字震沧,江苏无锡人。他深通经史而尤好《左传》,晚年自号左畲。据陈康祺《郎潜纪联二笔》卷八记载:“顾祭酒少治《春秋》,笃好《左氏》学,昼夜研诵,辄未暂辍。偶怀忿懥,家人以《左传》一卷置其几上,怡然诵之,不问他事。”《春秋事表》是他积四十年之功而成的力作。作者自己在《总叙》中说,此书“泛滥者三十年,覃思者十年,执笔为之者又十五年”,可见时间之漫长。
宋代的程公说,曾将《左传》改编整理成为《史记》式的纪传体,为《春秋分纪》九十卷。据《四库总目提要》曰:“宋程公说作《春秋分纪》,以传文类聚区分,极为精密,刊版久佚,钞本流传亦罕,栋高盖未见其书。”顾栋高虽未见过程公说之书,但影响还是存在的,所以《春秋大事表》也是按正史中书表的体例,将《春秋经传》的内容分类作成表谱进行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春秋大事表》一书,堪称对《春秋》经传进行专门性研究且具有总结性的集大成之作。
《春秋大事表》共五十篇,分为六十四卷,书前有总叙一篇,每篇前又各有叙。有一些篇的后面附有论辩,以订正旧说之讹。全书主要组成部分是五十篇表,其中关于天文历法的有:天文表、时令表、朔闰表、长历拾遗表。关于地理的有:列国疆域表、列国犬牙相错表、列国都邑表、列国山川表、列国险要表、列国地形口号(地形口号用诗的形式写成)。关于世族世系的有:列国爵姓存减表、列国姓氏、卿大夫世系表。官制礼制方面的有:列国官制表、刑赏表、田赋军旅表,吉、凶、嘉、宾、军礼表,五礼源流口号。关于周王朝及各国内政的有:王迹舍遗表、鲁政下逮表、晋中军表、楚令尹表、宋执政表、城筑表。关于各国外交及军事斗争的有:齐楚、宋楚、晋楚、吴楚、齐鲁、鲁邾莒、宋郑交兵表;齐纪郑许宋曹吞灭表;四裔表、兵谋表。关于灾异的有五行表。关于经传研究的有:三传异同表、阙文表、《左传》引据《诗》、《书》、《易》三经表、杜注正讹表。此外还有乱贼、人物、列女三种人物表。单从这些条目,便可知其条分缕析,考证典核,博洽精详,春秋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俨然如一幅清晰可寻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顾氏的研究是非常严谨扎实的。据说他为了写作春秋地理表,曾像司马迁那样漫游各地,探寻旧址,一一加以实地查证。写作《列国山川险要表》、《列国险要表》,搜尽历代史书中有关资料以资佐证。书中的《时令表》,从《春秋》、《左传》中撷取能反映周正、夏正差别的记载,逐条排比对照,终于得出经用周正、《左传》亲用周夏二历的结论。《朔闰表》专研究置闰问题,作者用了十年功夫,逐一考证了二百四十多年中闰月的设置,纠正了前人不少的失误。《三传异同表》,则于每条经文之下列举三传之文,对其相异之处,引前人评论,又加自己之按语,使人一览而知三传之异及差异之由。顾氏还于专题材料归纳之后加以评论。《四库总目提要》说“其辩论诸篇,皆引据博洽,议论精确,多发前人所未发,亦非公说(宋程公说)所可及”。试看他在《晋疆域论》中评曰:“周行封建其势散,晋并列国为郡邑其势聚,封建之不如郡邑,自春秋之世不已较然哉!”实非溢美之辞。
二、注释校勘及名物训诂研究
1顾炎武的《左传杜解补正》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初名绛,因敬仰南宋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更名炎武,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他和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家,是开一代风气的思想家和学术大师,又是清代考据学的开山祖师。顾炎武的《左传杜解补正》三卷,是清代第一部补正杜注之作,也是从考据学研究《左传》的滥觞。
据顾炎武在《自序》中所说,《左传杜解补正》是以明人邵宝《左觽》、陆粲《左传附注》、傅逊《左传辩误》为依据,参合己见而成。书中还引用了从刘炫、刘敞到王应麟的各种意见。如《左传》僖公十五年“三败及韩”,顾氏认为当依孔疏引刘炫说是秦伯之车三败。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条,顾谓“解寐寤而庄公已生,恐无此事,应劭《风俗通》曰:儿堕地能开目视者为寤生”。隐公元年“未尝君之羹”,杜注:“食而不啜羹。”顾注以为“非也”,应从《尔雅》:“肉谓之羹。”等等。顾注大量引用前人的注解成果,并旁及子史群集。《四库总目提要》说他“若室如悬磬,取诸《国语》;肉谓之羹,取诸《尔雅》;车之有辅,取诸《吕览》;田禄其子,取诸《楚辞》。千亩原在晋州,取诸郑康成;祏为庙主,取诸《说文》;石四为鼓,取诸王肃《家语》注;祝其之为莱芜,取诸《水经注》。凡此之类,皆有根据”。由此可见其征引的广博,可谓旁搜远绍。不但如此,顾氏还非常重视利用金石资料来作为方法论,为考据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顾炎武的《左传杜解补正》,仍留有义理之学的痕迹。例如他善于通过对春秋社会的考察进而提出自己对经传内容的考证。如他将隐公九年“公子突请为三覆以待之”、桓公五年“子元请为二拒以败王师”、昭公十一年“郑庄公城栎而置子元焉”三事相联系起来,认为“以厉公之才略而又资之以严邑,能无篡国乎!”由此考证子元即郑厉公姬突之字。其实在《日知录》中,顾炎武对于探求《春秋》的大义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他认为:“《春秋》不始于隐公。”“自隐公以下,世道衰微,史失其官,于是孔子惧而修之。”“《春秋》,鲁国之史也”。又认为:“左氏之书,成之者非一人,录之者非一世,可谓富矣”;“《春秋》因鲁史而修者也,《左氏传》采列国之史而作者也”。(均见《日知录》卷四)这些见解,无疑是很有见地的。此外,他对于孔子笔削《春秋》与鲁史阙文的关系的考证,主张摆脱三传直接就经文本身探讨微言大义,都体现了他在探求《春秋》大义上的真知灼见。
2段玉裁的《春秋左氏古经》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清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所著《说文解字注》,为研究《说文》的重要著作。段玉裁是皖派考据学家的代表人物,重视以严密的训诂考证及义理分析作出明确的判断。但是段玉裁又是一个卓越的古音学家和文字学家,对于音韵文字的考订,使得他的《春秋》经传研究避免了主观臆断而更加言之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