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3379200000071

第71章 迷雾重重的宝藏(9)

战后,寻找这笔财宝的不乏其人,盟军曾组织一支寻宝队。作家们根据这些寻宝事件构思了引人入胜的故事,《第四帝国行动》就是由福斯希加潜艇藏宝的传说演化而来的。故事围绕着寻找一只金虎展开,这只金虎内部藏着一份**分子复兴第四帝国的总计划,计划内包括二十艘潜艇藏宝的所在地点等,而金虎又被**分子狡黔地藏进瑞士一家银行。故事曲折离奇,最后以**分子的阴谋被粉碎而告终。小说所表达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这样大笔的财宝至今未发现一份。盟军所派遣的寻宝队只找到一部分,他们在一个盐矿里发现一批黄金、银器、宝石、瓷器、雕像、名画,总共装了2600辆卡车。

尽管***德国长年穷兵黩武,最后彻底灭亡,但人们仍认为他们有许多财宝藏在世界各地。传闻最多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宝藏在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中,寻宝队严密搜寻了那个地方,结果一无所获。后来,在那里还是发现了一些线索。1945年,一位瑞士向导宣称,在山中见到一架**飞机和驾驶员的遗骸,人们马上想起,1943年墨索里尼已到山穷水尽地步,为了维持这个独裁者苟延残喘的危境,希特勒下一密令用飞机运去相当于一亿美元的黄金,那架飞机在阿尔卑斯山阿丹墨罗蜂触山失事。当这位向导带着一群人前往时,发现一条移动的冰河掩盖了这个地方,飞机、驾驶员、黄金荡然无存。

1949年,奥地利警察在美国占领区拘捕了一个名叫兰兹的嫌疑犯,发现他的外衣里缝着一张奇怪的单子,上面开列有瑞士法郎、美钞、黄金、钻石、鸦片等总值约一亿多美元的东西,签署这张单子的是原**德国少年先锋队的将军史坦弗·佛罗列屈。但是这些珍宝藏在何处,兰兹守口如瓶。

1950年5月17日,美国驻奥地利占领军拘捕了一个名叫希姆尔的人,他当时正在一座寺院里埋藏一个箱子,箱中有500多万美元现钞及金条。据说也是史坦弗·佛罗列屈叫他保管的。史坦弗·佛罗列屈被拘捕审讯时,承认希特勒命令他保管战时掠来的财宝,但拒不说出这些财宝藏在何处。

1954年,一位名叫佛兰克的德国人在奥地利度假,偶然发现了阿尔卑斯山脱蒂蜂上**藏宝的地方。他利用过去曾是**党员和被希特勒授勋的身份,设法打进了掩护宝藏的组织,最终看到了那严密守护下的窖藏,每一个地穴上都清楚地标明了50万、70万的字样。佛兰克从看管这些财宝的人员口中听到许多以度假为名来寻宝的人被杀的事,当这件事公诸于世时,震动了欧洲。

**宝藏,听起来有点玄乎,有人怀疑这些珍宝的真实性。但是从已经发现的资料看,肯定不是无稽之谈,即使没有传闻中的八大财宝,至少也有几笔可贵的宝藏。

一、传说中的希特勒“狼穴之宝”

“狼穴之宝”是一笔推测性的藏宝,因而也更令人难以捉摸。

在波兰的格鲁贝尔河畔有一座小城名叫凯特尔赞,以前它又叫拉施坦尔。该城的地理位置大约是跟巴黎在同一条子午线上。1938年,希特勒曾在这里兴建了一座日后被作为大本营的地下基地——“狼穴”。“狼穴”建在地下几十米深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钢筋混凝土城堡,四周有八十处野外防御工事和犬牙交错的地雷网与死亡带。在战争期间,拉施坦尔是一个禁区。从1939年到1944年,“狼穴”是希特勒的参谋部,一系列秘密的军事攻击计划都是在这里拟定的,在欧洲各占领国推行的许多社会施政方案也是从这里出笼的。为了确保“狼穴”的绝对秘密,1万名修建“狼穴”的工人在工程结束后都被枪杀了。制定“狼穴”工程方案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们也被送上一架飞机载往德国西部。但是,就在降落的刹那间,飞机突然爆炸了。关于“狼穴”的传说有许多,无论传闻有多么神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确实存在着一个“狼穴”。在这个一直延伸到地下50米深处的“狼穴”里,有办公室、套间、图书馆、档案室、宿舍、兵营、食堂、娱乐室和健身房、游泳池,以及一座负责照明、取暖和空调的参谋部“狼穴”的发电站,一座跟科尼格斯贝格里格铁路线相连接的地下铁道网车站,一座地下降落场,一座医院和一条高速公路。在“狼穴”里还有一座造币厂(历史上从托普利兹湖里捞上来的假美元和假英镑可能也是在这里印制出笼的)和一座银行。据传,**分子在这座神秘的地下金库里存放着数量相当惊人的黄金、白银和各种珍宝。据说这笔财产是为一个神秘的政治目的而准备的,也就是说,是遵照希特勒的命令,按照希特勒的设计,为使大德意志帝国在20世纪末能重新崛起而准备的。战后十多年来,无论是前苏联人还是波兰人,都没有能找到这座令人难以捉摸的地下金库。很可能有一些秘密通道,其出口处大概在离“狼穴”20千米或更远一些的地方。不过无论传说中的“狼穴之宝”多么惊人,人们却从来也没有发现有关这笔财产的编制清单。因此,可能完全是凭估计,如果确实存在“狼穴之宝”的话,其价值可能将高达十几亿欧元。

二、下落不明的“大德意志之宝”

1944年底,当**德国在世界反***武装力量联合攻击下即将彻底崩溃前夕,希特勒已在考虑把德国政府的财产隐藏到安全的地方去,以便日后东山再起。这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战败民族第一次隐藏自己的财富。

1945年4月,人们发现,有近1000辆卡车在负责转移德国银行的财产。这笔财产按当时的估价相当于3500亿法郎。此外,还有一大批首饰、金条、宝石、稀世艺术珍品,以及**头子们的私人财产,教会财产,从意大利、前南斯拉夫、希腊和捷克等国犹太人身上掠夺来的财产等。这就是“大德意志之宝”,其总价值估计可达7000亿法郎。这是在执行希特勒于1945年大决战前夕下达的把当时还留在德国的所有财宝以“国家财产”名义隐藏起来的命令。

这批财宝有一部分已经找到和收回,其中主要是1945年5月隐藏在上奥斯一座盐井底下的财宝,价值达100亿法郎。随后又找回了秘密警察头子卡顿布伦纳隐藏在奥斯克里加别墅花园里价值10亿法郎的财产,以及1946年埋藏在萨尔茨堡的总主教府邸地窖里的赫尔穆特·冯·希梅尔子爵的财产。后来,在纽伦堡附近韦尔顿斯坦别墅的钢筋水泥地窖里还找到了戈林元帅的部分私人财产:36只大金烛台、1个银浴缸、一批大画家的名画和极其罕见的白兰地酒等。

1960年成了以色列人阶下囚的、曾被纽伦堡国际法庭判处死刑的阿道尔夫·埃兴曼,在布拉亚·阿尔默的高山牧场区就埋藏了价值190亿法郎的财宝。人们在富斯施克城堡附近的一个谷仓里找到了1945年**党卫队头子萨瓦德埋藏的两只大箱子。在一个今天已成了屠宰场的混凝土地下室里,发现了当年**德国外交部长的一个藏有黄金、外币和珍宝的小藏物处。

1946年的一天,有一个曾经参加隐藏财产行动的前中尉弗朗兹·戈德利奇透露说:有一笔相当大的财宝埋藏在奥地利伦德附近。他说:“我知道此事,因为我参加了那次行动。有30只货物箱被俄国战俘们埋藏了起来。不过,活干完了之后,他们再也不会讲话了,因为他们已经命归黄泉!”以后,又有几十人为了寻找这些巨宝而死于非命。

1946年,两名寻找藏宝者赫尔穆特·迈尔和路德维格·皮切尔带着精确的平面图走进了奥地利山区。可是不久,人们就发现了他们的尸体。在离两具尸体不远的地方,人们找到了几处已经空空如也的埋藏财宝的秘密地点。这表明,被寻找的财宝已经被谨慎地转移到其他地方埋藏起来了。1952年,有一个叫约瑟夫·马泰的野营者,在里弗莱科普山区神秘地失踪了,只有他的野营帐篷被遗弃在一片空旷的山谷里。1953年5月,在里弗莱科普山区还发现过另一具尸体和八个已经空空洞洞的藏宝处。

所有这些稀奇古怪的暗杀和失踪事件明显地表明,隐藏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的财宝是被一些秘密的突击队严密控制和守卫着。这肯定是一笔相当巨大的财宝,因为,人们从一个当年被美国人逮住的德国嫌疑犯身上,找到了一份有**德国党卫队将军弗罗利奇正式批示和签名的如下清单:66亿瑞士法郎,4亿美元,13.5吨金条,294颗钻石和数万件艺术品。

美国的武装部队和联邦调查局一直在奥地利托普利兹湖区寻找着希特勒德国的藏宝,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找到。人们认为,海拔2000米的托普利兹湖里至少沉放着20多只密封箱,其中除已经找到的假英镑外,还有首饰、黄金、人造宝石和样机原始图纸。有人认为,真正的金条埋藏在湖区假英镑附近的地方。

也有人认为,“大德意志之宝”的主要财宝已经多次转移,其主要藏宝处分散在山区,主要是在奥地利加施泰因、萨尔茨堡、萨尔茨卡梅尔克附近地区。这些藏宝受到非常严密的监控,非熟悉内情的人看来是不大可能找到它们的。有人认为,主要藏宝点是在奥斯小城周围。该城离萨尔茨堡的直线距离约60千米,处在两个长10千米的湖的西南尽头。奥斯在战争期间是**德国最后顽抗的据点之一,是希特勒在1945年拟定的一个方案中的主要战略点。在纽伦堡审讯期间,人们估计有价值2亿多马克的财产被隐藏在奥斯地区。

原联邦德国政府和奥地利政府都在竭力寻找这批财宝。法国、美国、前苏联和以色列的秘密机构也曾窥视这批藏宝。因为,从法律上来讲,各方几乎都可以有权要求得到这笔财产。不过,谁也无法知道,这批神秘的“大德意志之宝”最后究竟会落到谁家之手。

三、“**黄金中转站”之谜

第三帝国军队通过各种手段聚敛的巨额财富中仅黄金就达三四百吨。除去***党魁埋藏的部分黄金外,余下的巨额财富的流向仍然是个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40年后,这个历史之谜才为瑞士《二十四点钟报》等报刊所披露。据报道:1941-1944年,总计有350吨**黄金悄悄地流入瑞士国民银行,折合17亿瑞士法郎,其中70%的黄金(约12亿瑞士法郎)由瑞士国民银行买进。

这笔巨额黄金在战争期间为**德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一是向葡萄牙购买战略贵重物资——钨,它是军火工业,尤其是飞机制造工业必不可少的材料。

当时,出于国际舆论的压力,葡萄牙政府不愿接受**德国这笔不义之财,除非通过瑞士银行转手成交。这是当时瑞士国民银行副董事长罗西在秘访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之后所拟的内部通知中承认的。二是**用于支付从瑞士购买的工业设备。瑞士历史学家韦尔纳·兰斯在其著作中指出:“当时,80%的瑞土精密仪器工业,70%的电力工业,60%的军火工业都是为德国人工作的。”另一位历史学家克莱斯也揭露,由于当时瑞士向德国的设备、能源输出非常重要,以致**曾计划为瑞士提供专门用于军事安全的保护措施。鉴于这些理由,有人把瑞士称为“第三帝国黄金的中转站”。

战争爆发前,1938年德国的黄金储备不超过1.22亿瑞士法郎。然而,在战争期间**黄金却源源不断地流向瑞士,引起盟国的高度警惕。它们怀疑德国的黄金是从被占领国波兰、比利时等掠夺来的,有些黄金还可能是来自**集中营的被害者遗物。

于是,盟国向中立国瑞士、葡萄牙等发出警告,但当时盟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此事,同时**黄金的流动又非常保密,几乎无人知晓。战争结束后,盟国经过与瑞士的谈判,达成了华盛顿协议,瑞士同意拿出2.5亿法郎的黄金补偿盟国,美、英、法盟国则明确表示不再追究瑞士战时购买**黄金一事。

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作出令人满意的解答——为什么瑞士国民银行为首的金融界要购进这批沾满被占领国人民鲜血的“不义之财”?有人猜想这或许纯属业务交易,无政治动机,或许还有人认为瑞士银行对购进德国黄金有自己的辩解,他们轻易地相信了**德国的“保证”,但这些看法难以服人。

路易十六的财宝至今未找到

导言:君主制时代,帝王是最大财富的拥有者。社会一动荡总会让他们害怕,而金钱是一切的基础,所以统治者藏钱,遗憾的是他们死了,但财富都没有死,却不知去向。1774年路易十六登上法国国王宝座时,法国封建制度已危机四伏,新兴资产阶级对束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专制政体日益不满。国内政治动荡,社会极为不稳定。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路易十六仍然四处搜刮金银财宝,过着十分豪华的生活。这极大地激怒了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1789年由于路易十六召开等级议会,要第三等级即资产阶级和平民交纳更多的赋税,从而引发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路易十六极为无能,传说当1789年7月12日民众攻克巴士底狱,直到晚上休息时,路易十六尚不得知,仍在日记上写道:7月12日,天晴,平安无事。迫于无奈,路易十六表面上接受立宪政体,实则力图绞杀革命。

1791年6月他逃到法国瓦伦,被起义者押回巴黎。9月被迫签署宪法,但仍阴谋复辟。1792年9月路易十六被正式废黜,次年1月被处死在巴黎革命广场(即今协和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