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3527800000002

第2章 引子

两个少年,一座桥

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西桥头,6岁少年郑福来在睡梦中被密集的枪炮声惊醒。他睁开眼一看,外面黑洞洞的。他以为,日本兵又在演习了。

第二天早晨,郑福来正要出门去上学,一发炮弹低啸而来,在自家北房西边爆炸。

大地在颤抖。郑福来吓得大叫。邻居的哭喊声传来。头一天还在一起玩儿的小伙伴四春子,被落到家门前的炮弹炸开肚子,死了。

奶奶叫郑福来顶着锅盖跑到五奶奶家躲起来。郑福来抓起一个锅盖,顶在头上,一口气跑到五奶奶家背静的矮房里,钻进炕洞,不敢出来。

黑洞洞的炕洞里,郑福来的心怦怦直跳:日本人打来了!

同一时刻,与卢沟桥相距160公里的天津宁河,九岁少年郭景兴走在去孟旧窝村上学的路上,听到飞机的轰鸣声。他抬头一看,头顶的天空飞过好多架涂着红膏药标记的飞机。他不知道这就是日军的飞机,只是感觉发生大事儿了。

一路上,郭景兴看到乡亲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都在议论,“北平那边打起仗了,小日本打到了卢沟桥”。乡亲们的眼神里,夹杂着愤怒、无奈和惊恐。

郭景兴一路小跑到了学校。教室里,同学们也在议论纷纷,说是北平那边日本兵开战,刘老师已经从广播匣子里听到中国军队抵抗的消息了;刚才飞过的那些飞机是小日本的,要飞到北平去炸我们中国人。

上课铃声响了,郭景兴和同学们忐忑不安地坐到课桌旁。燕京大学毕业的刘继光老师夹着教案走进教室,神色严峻地扫了一眼他的学生们,不说一句话,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起来。刘老师画了一座石拱相连的桥,并在桥上的石栏上勾勒出几头石狮。他转身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桥吗?”

孩子们都说“不知道”。“它叫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刘老师神色凝重地说:“早在13世纪,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很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还特别欣赏桥栏杆上刻的石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可就是这样一座美丽的桥,如今却陷于日军侵略的炮火之下。”

郭景兴屏住呼吸,默默听着,不由地握紧了拳头。他常听大人们讲起日本人造的孽。两年前,日本人就来了宁河,耀武扬威的,尽干奴役、欺负中国人的坏事。

下课后,郭景兴问刘老师:“老师,日本兵很快会打过来吗?”“孩子,不要害怕,中国有四万万同胞,中国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中国不会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