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乾陵文化研究(三)
3561100000052

第52章 武则天诗歌研究(1)

郭海文

武则天一生创作甚丰。她的诗歌分成三部分。一是“颂”诗,二是“山水诗”,三是“爱情诗”。“颂”诗是继承了《诗经》“颂”的传统,多采用“四言诗”。其目的“是为巩固武周政权服务的,充满对李唐政权的反逆”[1]。山水诗,为扭转诗坛的文风,并将创作题材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2]的先河。爱情诗则是一代女皇的感情的真实流露。

一“颂”诗《毛诗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据有些学者研究。

“颂”跟先民的祭祀有较大的关系。叶舒宪释“颂”时认为:“‘公’为男性符号,‘页’即头颅。在神话信仰中是阳性生命力、生殖力的储存库,‘公’与‘页’相对应,实际上暗示着阳物与头脑的认同关系。‘公’的概念源于有关神圣阳物的国家祭典,该祭奠的作用在于将圣阳物所代表的繁殖生育力传播到所有国土之中,让全体民众分而享之。

‘页’为头,头即容器也,也就是《毛诗序》所讲的‘美盛德之形容’。此中可看出‘颂’的原始意义,即将男人的生殖器放入‘头颅’中用来祭祀。”[3]从中可看出这是一种男权色彩颇浓厚的祭祀仪式。

《白虎通》云:“王者所以立宗庙何?曰:生死殊路,敬鬼神而远之。缘生以事死,敬亡若事存。故欲立宗庙而祭之,此孝子之心,所以追孝寄养也。宗者,尊也;庙者,貌也;象祖先之尊貌也。所以有室何?所以象生之居也。”

搞清楚了“颂”的含义,即在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那么,下一步就该明白,举行仪式时念的祭文,就是《诗经》里与《风》、《雅》并列的《颂》了。这种祭文通常是配合雅乐念的四言诗,以显其古朴、典雅、庄重。而且念祭文的人通常是男人。

这种形式,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些衰落了,到了武后朝,这种“颂”体又被采用。目的是“为了粉饰政治,宣扬武周革命的顺天应时,以及女主权威的至高无上。

因此她不惜人力物力,采用各种形式来夸耀自己无可比拟的伟大功德[4]”。

这种堆砌词藻、呆板富丽的颂体诗形式上的意义自然是大于思想内容价值的。原因之一,据前文我们对“颂”的考释,可知“颂”这种形式与男权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颂”是男权社会的产物。武则天身为女子,采用这种“男权化”色彩颇浓的诗歌形式,本身就在昭示天下人,“我非一般母妻,而是一个政治家”。

原因之二,诗歌的形式由四言一变为五言、七言,其中自有它发展变化的轨迹。但是到了南北朝、隋唐,五言诗已蔚为大观。而武则天此时又采用四言诗的形式,本身也就在昭示天下人:她想用这种很传统的形式,复古的方法,就像她编的一些儒家色彩颇浓的传记类书一样,如《列女传》、《古今内范》、《保傅乳母传》、《内范要略》、《孝女传》一样,有收买人心的作用。

原因之三:武则天追求宏丽的气魄,对于盛唐以壮丽雄伟为上的审美观念的形成,应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个时代的种种宏观壮举,虽然奢华,却也显示了盛大的帝国气象,大大拓宽了文人们的胸襟和视野。所以张说论文,特别强调“天然壮丽”。“诗歌由初唐走向盛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诗境的开阔和气象的宏大,这与武则天时期造成的审美时尚是有关的”。

武则天的存诗中,“颂”的比重是最大的,共39首。有《曳鼎歌》(1首)、《唐享昊天乐》(12首)、《唐明堂乐章》(11首)、《唐大飨拜洛乐章》(14首)、《唐武氏享先庙乐章》(1首)。

这些诗歌的产生地点全在洛阳,从中可看出武则天作为政治家的风采。“古代中国都城史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洛阳总是充当长安的后补国都角色。它最后一段作为隋、唐、后梁、后唐都城的三百余年辉煌历史,是从隋炀帝营建洛阳开始的。隋代,关东地区经济实力超过素称天府的关中,东南地区经济在全国的重要性迅速上升,进一步向海洋发展已成为国人朦胧的目标。大业二年正月,洛阳新城便告建成。洛阳新都气势恢宏,立即成为我国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夏,终于又有了一个安定大局的重心,新统一的国家,有了一个联结南北东西各方的枢纽,东西方文明古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也有了一个足够气派的中心。隋炀帝营建东京洛阳,是富有历史眼光的开创隋唐盛世的战略性步骤之一”[6]。那么,同样有历史眼光的皇帝,就当属武则天了。她的《颂》诗,产生地点全在洛阳,也就是说,她作为一名政治家所作的政治宣言,全是在洛阳发表的。

我们就按着时间顺序,去领略武则天作为政治家的风采!

1.688年《唐明堂乐章》11首明堂是古代帝王朝见诸侯、宣明政教并兼行祭祀的地方。

自汉以后有关明堂形制纷争不休。唐太宗曾令儒官商定明堂制度,却议而不决,没有着落。永徽二年(651),高宗下令:“所司与礼官学士等考核故事,详议得失,备依典礼,造立明堂。”(《旧唐书·礼仪志二》)及太后称制,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不问诸儒。垂拱四年(688)二月,“庚午,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以僧怀义为之使,凡役数万人”[7]。十二月“辛亥,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为圆盖,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栭栌棤藉以为本;下施铁渠,为辟雍之象。号曰万象神宫。宴赐群臣,赦天下,纵民入观。改河南为合宫县。又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以贮大像;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侍御史王求礼上书曰:‘古之明堂,茅茨不翦,采椽不斲。今者饰以珠玉,图以丹青,铁鷟入云,金龙隐雾,昔殷辛琼台,夏癸瑶室,无以加也。’太后不报”[8]。

王世仁《明堂形制初探》(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4辑)指出:武则天明堂高294尺(合今54.32米),每边各宽300尺(合今84米),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明堂。

王先生还指出:她(武则天)是把它作为一种更高的政权象征,一种崭新的精神形象,一种对传统礼制的挑战形式而设计的。原来明堂祀五帝、颁月令、祭祖先、祈丰收的功能已经被逐渐完备的各种礼制祭祀的坛庙所代替,它实际上只是君权神授的一个象征。它那十字轴线对称、层次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形象,表现出某种不可动摇的、统帅一切的力量和权威[9]。确实,此明堂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它的实际功能。在武则天之前,唐代没有明堂。至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下令拆掉洛阳明堂上层,改建下层为乾元殿,此后唐代也再没有建过明堂。

《唐明堂乐章》共12首。它们分别为:《外办将出》、《皇帝行黄钟宫》、《皇嗣出入升降》、《迎送王公》、《登歌》、《配飨》、《宫音》、《角音》、《徵音》、《商音》、《羽音》。

《旧唐书》卷30《音乐志》云12首,实际数仅11首。词藻华丽,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祈求福祉。如《皇嗣出入升降》曰:“至人光俗,大孝神通。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再如《迎送王公》:“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载延百辟,爰集三宫。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睿图方永,周历长隆。”其实内容与《诗经》“颂”中的“绥我眉寿,介以繁祉”,“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惠我无疆,子孙保之”大同小异。但是,武则天就是用这种儒家的法则,一遍又一遍地在鼓乐声中,强化“女主”的意识。在雍容庄严的鼓乐声中,表现出政治的和谐与安定。

2.689年《唐大享拜洛乐章》15首《全唐诗》题下注:“《唐书·乐志》曰: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设礼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按《乐志》又有《归和》一章,亦送神词也。并载本集。逸酌献二章。”洛河洛神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祭祀的地方[10]。正因如此,有些人就在这上面做起文章来。

垂拱四年(688),武承嗣使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末紫石杂药物填之。四月庚午,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之。称获之于洛水。太后喜,命其石曰:“宝图”。五月戊辰,诏当亲拜洛,受“宝图”;有事南郊,告谢昊天;礼毕,御明堂,朝群臣。命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以拜洛前十日集神都。乙亥,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秋,七月丁巳,赦天下。更命“宝图”为“天授圣图”;洛水为永昌洛水,封其神为显圣侯,加特进,禁渔钓,祭祀比四渎。名图所出曰“圣图泉”,泉侧置永昌县。

又改嵩山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拜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禁刍牧。又以先于汜水得瑞石,改汜水为广武。十二月己酉,太后拜洛受图,皇帝、皇太子皆从,内外文武百官、蛮夷酋长各依方叙立,珍禽、奇兽、杂宝列于坛前,文物卤簿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资治通鉴》卷204则天后垂拱四年条)。从中可看出,江山谁主的格局已经完全明朗,她登基的正式日期只是个议程问题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唐大飨拜洛乐章》就是当时祭祀洛水时的祭文。内容跟《明堂乐章》大同小异,都是祈求幸福的。

如《昭和》:“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成先旨,明台毕功。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通和》:“皇皇灵眷,穆穆神心。暂动凝质,还归积阴。功玄枢纽,理寂高深。衔恩佩德,耸志翘襟。”

作曲撰词,十分动人,字里行间,充满对洛河之神的敬仰和膜拜,从乐曲之名均有“和”字考察,说明则天对天时人和、政局安定、帝业昌盛、式播淳风、天下太平的向往[11]。

3.690年《唐武氏享先庙乐章》《旧唐书·则天皇后纪》:天授元年(690)九月“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旧唐书》卷25《礼仪志五》云:“垂拱四年正月,又于东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四时享祀,如京庙之仪。别立崇先庙以享武氏祖考。”

全诗内容同前,仍是祈福的。全诗如下: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大礼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

这里“先德”是指武后父武士彟。全诗通过对武士彟的回忆,表达了武后对其父的追慕。如果说前二首诗是对神灵的敬慕的话,那么,这首诗的人间味就浓一些了。如“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而且此诗用了“六言”,在唐五代女性诗歌中非常罕见。

4.691年《唐享昊天乐》12首《资治通鉴》卷204,则天后天授二年(691)记载:正月,癸酉朔,太后始受尊号于万象神宫,旗帜尚赤。甲戌,改置社稷于神都。辛巳,纳武氏神主于太庙;唐太庙之在长安者,更命曰享德庙。四时唯享高祖已下三庙,馀四室皆闭不享。又改长安崇先庙为崇尊庙。己酉日南至,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百神从祀,武氏祖宗配飨,唐三帝亦同配。

这一年,武则天67岁。可以说武则天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孜孜不倦地奋斗了30多年,度过了重重难关,终于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峰巅,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真正女皇帝[12]。

在这十二首里,三言有二首,四言有五首,五言有三首,六言有一首,七言有一首,以四言、五言居多。三言急顿短促,六言、八言舒缓平稳,将这些长短不一的句式组织在一篇歌辞中,既显庄重典雅,又不失热烈和乐。内容多为歌颂升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表达了作者对于“明德”这一清明政治的追求。

如第二:“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第四:“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这首诗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感谢上苍。用五言句,简洁明快,颇有女皇气度。

第九:“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这首,有祈福之意。

总之,《唐享昊天乐》这组诗是武则天登基后祭天的诗歌。内容不太同于前三首诗。

虽然都属于“颂”类,但这首诗读起来有一种自矜、自傲的成就感、自豪感,不管怎么说,前三首都是武则天奋斗的过程中做的诗,而这一首是对奋斗的历程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