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以孝齐家(中国孝文化丛书)
5610900000019

第19章 家祭无忘告乃翁——孝与祭祖风俗(3)

先秦时期就有毁庙礼制。比方说“四庙”祭祀高祖、曾祖、祖父、先考四代,也有的是祭祀始祖,再加曾祖、祖父、先考等三代宗亲,共四庙。可等这家的长辈死了,儿子成为祭祀的主人,原来的曾祖成了高祖,四庙就不够用了。于是,原来的高祖或曾祖成了“亲尽”之庙,这就有了“毁庙”制度。三年之丧完毕,因先考(父亲生为父,死为考,入庙称祢)的神主迁入宗庙,多出了一庙。这时,将列祖列宗的神主都请出来,进行总祭,叫作“祫祭”。然后把不在庙数的神主(始祖除外)移入“祧(tiāo)庙”内,藏在祏(shí,石室)或专设的房间内,留下最亲近的先祖。祫祭每五年举行一次。上面说的“四品以下,四世递迁而已”,就是这个意思。

明清时期的家庙多称祠堂。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二《祠堂》称:“今世士大夫家庙皆曰祠堂。”上述“今之得立庙者为世世奉祀之祖,而不迁焉”,是说三品以上官所立的五庙可世世代代祭祀,不再有毁庙制度。中国人祭祖,恨不得几代、几十代的列祖列宗都祭祀。这个“不迁”终于突破了先秦以来的祭祀礼制,满足了民间厚葬久祀的愿望。这样,立庙者得以世世代代奉祀,随着子孙的不断繁衍,就出现了祭祀历代列祖列宗的宗族祠堂了。

3.金声玉振话孔庙

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家庙是山东曲阜的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弟子及鲁国人跟随住在冢墓的有一百多家,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墓,后来命名为“孔里”。孔子死后第二年(前478),弟子们把孔子生前居住的堂屋立为庙,内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这是历史上第一座孔庙。后来经过历代,尤其是宋元明清时期不断修缮,规模不断扩大。

现存的孔庙共有九进院落,殿、堂、坛、阁460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主要牌坊有: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内的“太和元气坊”、“至圣庙坊”,东西对称的“德侔天地”坊和“道冠古今”坊。建于北宋年间的奎文阁是孔庙的藏书楼。过了奎文阁是十三碑亭,因这些碑都是皇帝批准立的碑,因此又叫御碑亭。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和供奉孔子的正殿。长54米,宽34米,高32米,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并称为中国三大殿。大殿前檐10根石柱,浮雕两条戏珠的飞龙,雕刻玲珑剔透,工艺绝伦,为我国宫殿建筑中所罕见。大成殿前是杏坛,传为孔子讲学之处。

历史上的孔庙有两千多所,根据其性质或类别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孔氏家庙,二是国庙,三是学庙。

作为孔氏家庙只有两座:一座是曲阜孔庙,另一座是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衍圣公孔端友奉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画像南下,宋高宗赐其安居于浙江衢州,1253年建立孔氏家庙,即所谓“南宗孔庙”。

国庙是指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是帝王和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专用庙。

学庙一般称文庙。贞观四年(630),唐太宗命令除在京师国子监修建“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外,又在“州、县皆立孔子庙”。这样,与郡县学、书院合一的文庙在全国各地诞生了。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经过鲁国,“以太牢祠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此后,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释奠”逐渐成为太学和郡县学祭祀孔子的专用名词。

东汉永平十五年(72),汉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首开以孔门弟子配享的先例。从三国到元朝,复圣颜渊、宗圣曾参、亚圣孟轲、述圣子思相继进入孔庙配享,称作“四配”。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诏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贾逵、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康成、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等“二十二贤”,与颜渊俱配享孔子庙堂。唐玄宗开元八年(720),诏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子张等“十哲”为坐像配享孔子之旁,绘七十弟子及二十二贤画像于孔子庙壁。明清民国时期,各地孔庙中,四配、十哲、二十二贤、七十二弟子等,从祀的先贤、先儒近百人。

十七世纪以来,中国周边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兴建了孔庙。随着孔子思想的对外传播和华人的外移,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也相继兴建。全盛时期,世界上共有孔庙三千多座。可谓是“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国衣冠拜素王”了。

(二)为解决九泉之下父母的温饱——五祀、荐新、太牢、少牢

据《礼记·王制》记载,古代祭祀祖先有“五祀”,也叫“五享”。春天进行的祭祀叫“礿(yuè)”,周代改称“祠”;夏天进行的祭祀叫“禘(dì)”,周代改称“礿”;秋天祭祀叫“尝”;冬天祭祀叫“烝”。祭祀都在孟月(第一个月)进行。再加上腊月进行的腊祭,共为五祀。夏季的伏日,也要祭祀,和腊祭合称“伏腊”,和五祀合起来称作“四节伏腊”、“岁时伏腊”。

此外有按节气奉享新鲜果蔬的“荐新”之祭。如小麦收割完毕的夏历六月六日有“尝新麦面”之祭,七月十五有“荐麻谷”之祭等等。

祭祀用的供品叫牺牲,牺牲有严格的规定。牛、羊、猪三牲称太牢;没有牛,只有羊、猪称少牢。天子、诸侯、卿大夫祭祖用太牢,士用少牢。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谛

先祖接受子孙的祭祀叫作“血食”、“歆享”。祭祀首先强调要敬。《礼记·曲礼上》讲:“馂余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馂余”是吃剩下的饭,不能用来祭祀。生前,儿子可以吃父亲的剩饭,妻子可以吃丈夫的剩饭,但父亲和丈夫不能拿剩饭来祭祀死去的儿子和妻子。“父不祭子,夫不祭妻”不是不祭祀,而是不能用“馂余”祭祀,否则为亵慢。

《论语·乡党》讲:“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斋)如也。”意思是说,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祭奠一下先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直到建国后,农村的农民做点改样的饭,饭前都要在祖先的灵位前供养一下。

《左传·僖公十年》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也就是说,祭祀必须是自己的真正骨血,否则祖先不歆享。

春秋卫成公梦见自己的祖先、卫国的第一个国君康叔说,夏王相(大禹重孙)抢夺我的祭品。卫成公赶紧命人祭祀夏王相,以免自己始祖的祭品被抢。宁武子反对说,神不歆非族。相是夏族,我们是周族,抢康叔的祭品,是他的后代杞国、鄫(zēng)国没好好祭祀,不是我们的罪过,我们不能祭祀他。

孟子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从祭祀考虑的。东汉赵岐注释“不孝有三”说:“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所谓“无后”,就是不娶妻,没有子孙,让祖先没有人祭祀和上坟拜土,断了香火,成为抢夺别人祭品的强神饿鬼,就是最大的不孝。

在中国古代是不能、也不敢没有子孙的,没有子孙不仅凄凉,而且不寒而栗。

2.屈建祭父不荐芰

《楚语·楚语上》载,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到喜欢吃芰(菱角)。临终对负责祭祀的宗老(家臣)说:“祭祀我的时候,一定要用芰。”到了小祥、大祥祭祀时,宗老用芰作供品祭祀。屈到的儿子屈建命令撤掉。宗老说:“这是您父亲嘱托的。”屈建说:“不能这样。我父亲执掌楚国的政事,他制定的法令记在百姓的心中,收藏在王府里,对上可以继承楚国的先王,对下可以训导后人,不光是楚国上下称誉,各国诸侯也没有不称赞的。祭祀法典上说:祭国君要用牛,祭大夫用羊,祭士用猪和狗,祭祀普通人用鱼,竹笾木器里装的果干和肉酱,则从国君到普通百姓都可以用。不进献珍贵稀罕的东西,不陈列品类繁多的食品。我父亲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嗜好而违犯国家的法典。”于是,便把芰从祭品中撤掉了。

用现在的话讲,这个屈建也太教条主义了,太不人性化了,连倡导礼制的孟老夫子都不如。孟子一贯强调“嫂叔不通问”,“男女授受不亲”,可当有人问他:“嫂溺,援之以手乎(嫂嫂落水,伸出手拉她一把么)?”孟子非常肯定地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灵活处理)。”如果这个屈建是无神论者,不祭祀父亲都无可指责,可既然祭祀,连父亲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虽不能说他是“嫂溺不援”的豺狼,但至少可以站在父亲屈建的立场上斥责他:你是个只知法令,不知变通的不孝逆子!

3.事之如生,祭之如在

祭祀祖先是后世子孙必须履行的义务。明清时期,不仅有“名教之家重于丧祭”的说法,甚至有“虽乞丐无不祭者”,“虽贩夫贩妇亦知负楮镪(成串的纸钱)而往”的说法。

东汉清河王刘庆的母亲宋贵人饮药自杀。葬于洛阳城北的樊濯聚。每逢四节伏腊,都在家里祭祀。后来又派乳母到城北遥祭。陷害宋贵人的外戚窦氏败亡后,刘庆又要求到冢墓上致哀,汉和帝下令供给四时祭祀的祭具。刘庆哭着说:“生虽不获供养,终得奉祭祀,私愿足矣。”

关于祭祀祖先的仪式,南宋徐度《却扫编》说,两宋士大夫家祭祀多苟且不经,当时主要参照了两家范本。一是宋仁宗时的宰相杜衍的仪式,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祭祖,不设桌椅,只用平面席褥,不焚烧纸币,操办杂务由本家子弟,婢仆不得参与。另一家是宰相韩琦汇总的、唐朝御史郑正则等七家的祭仪,称作《韩氏参用古今家祭式》,与杜氏大略相同,但又增加了元日、端午、重九、七月十五日。

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宋代民间祭祖的祭品,根本不讲究什么太牢、少牢,而是随机供奉。南丰(今属江西)曾氏用菜羹、腌鹅、粥。建安(今福建建瓯)陈氏用肝串子、猪白割、血羹、肉汁祭祖,而且规定,世世代代遵守,富贵不加,贫贱不废。

本章开始曾讲,孔子非常重视对祖先鬼神的祭祀,但主要出自于对祖先“慎终追远”的道德情感的培养。究竟先祖的神灵存不存在?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个“如”字,实际上否定了“神”的存在。宋代的程颐对此解释说:“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恭敬。”所以,祭祖主要是培养“孝”和“恭敬”的道德意识手段,而不是对神灵庇佑的盲目崇拜。

4.告慰九泉之下的先祖——焚黄

祭祀祖先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吉凶皆告”。活着的时候要膝下尽孝,死了也要经常交流沟通。因此,子女还要把子孙的状况、世道的变迁及时地汇报给祖先。古代祭祖时有祝文、祷词,实际是向祖先汇报的发言稿。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诗,就是要求儿子“吉凶皆告”的遗嘱,其中充满了渴望南北统一的爱国情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松江府志》记载的松江(在今上海)钱衮,是“吉凶皆告”的典范。他在祠堂门上写着“事之如生,祭之如在”。对死去的先祖就像活着一样,“昏定晨省”,出入必告。有新鲜食品不祭不敢先吃。每顿饭之前,都要先祭祀、祷告。岁时伏腊祭祀的前一天,准备好新笔净砚,天气再热也要衣冠整齐地书写祝文。还把祭祀的仪式写在手掌上,称作“指掌图”随时学习。并不惜花费工夫刻版印刷出来教给别人。他这种祭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先祖的神灵。有一天,钱衮让女婿陈矩一同来祭祖。在祠堂门左边等着沐浴,因怕惊动先祖神灵,躲在帷帐后面。打瞌睡的工夫,梦见几个峨冠绅带的老人说:“我们来赴宴,你没有儿子,让你生一个吧。”第二年,陈矩果然生了个男孩。

古代金榜题名、加官进爵、授职赴任等,凡品官新受朝廷恩典,都要归家祭祖,到家庙、祖墓向祖先汇报。祭告的内容写在黄纸上,祭祀时向祖先祷告,祭祀完毕即焚化,谓之“焚黄”。

焚黄是最光宗耀祖的事情,围绕着它,文人学士写下了连篇累牍的诗句。所不同的是,这些诗句并没有光宗耀祖的喜悦,都充满了对父母亲人的怀念和哀思。

北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王禹偁在《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诗中写道:

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旧钓乡。

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