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5611500000018

第18章 孝与家庭伦理——以孝齐家(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家庭的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严格意义上讲,现在意义上的家庭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家庭有很大区别,或者说历史上的家庭称为家族更确切。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着小家庭,但是这种小家庭是依附于宗族或者家族的。

从先秦儒家经典到程朱理学,文人政客对家庭伦理你讲五品,我说六顺,他言七教,然后又有八德、十礼,致使家庭伦理的繁文缛节层累地堆积,让人目不暇接。

《尚书·尧典》载,舜以契为司徒,说:“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契)作司徒,敬敷五教。”这里的“五品”、“五教”是就父、母、兄、弟、子五种家庭伦理。《左传·文公十八年》把“五品”称作“五教”,而且作了明确的解释:“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左传·隐公三年》中,卫大夫石碏讲:“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石碏把家庭伦理称作“六顺”,把各种悖德的行为称作“六逆”。

《老子》第十八章认为,包括家庭伦理在内的道德是社会混乱的产物:“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说的家庭伦理就是“孝慈”。

《墨子·兼爱下》指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这里提出六种德行: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不过,这不纯是家庭伦理,而是社会伦理。

《孟子·滕文公上》载:“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孟子不仅讲了“五伦”,还讲了如何正确处理这五种人伦关系准则,即“义、亲、别、序、信”,也就是五教。以“五伦”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其中“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属于家庭人伦。

《礼记·王制》称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这也是社会伦理。

班固《白虎通》有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含嘉文》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

西汉戴圣的《礼记·礼运篇》提出了“十义”,对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这五组宗法社会基本人际关系的双方,分别提出道德准则: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上述种种,广义上讲都是家庭伦理,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中国古代以血缘家庭为本位的宗法社会,使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一开始就融汇在一起。严格的家庭伦理,应该是《尚书·尧典》和《左传·文公十八年》中的“五品”、“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那些五伦、六纪、七教、十义,都是政治伦理,或者是伦理政治。第二,强调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带有明显的互尊、互惠、互利、道德等价交换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些家庭伦理是建立在平等人格基础之上的伦理道德。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以后,弱化君仁、父慈、夫义,强化臣忠、子孝、妇听,原来平等人格基础之上的家庭伦理开始失衡。

一、父母舐犊之爱深——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即孟子说的“父子有亲”,是指父母要用慈爱、智慧来鞠养、呵护、教育子女,而子女也要关怀、体贴、孝顺父母。《孝经·士章》讲:“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在这里笔者需要指出,本文所讲的父慈子孝是广义的,也包括母亲和女儿,也就是父母慈,子女孝。“父慈子孝”指父母双亲与子女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上述《尚书·康诰》就提出了“子不孝,父不慈”,“弟不恭,兄不友”的观点。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传统孝道只讲子孝,只是强调做父亲的权利,这是对传统孝道的曲解。其实一开始,父慈子孝的思想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秦汉以后,孝与忠紧密结合,片面强调子女应该敬仰父母,而忽视做父母应尽的责任,父权至上,孝道中的父慈的一面被父为子纲所湮没、覆盖。

(一)父慈母爱觉天全

《礼记·大学》讲:“为人父,止于慈。”这里的慈,一是养,二是教。即民间经常说的有“教养”。

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七章概括“父慈”的内容说:“夫为人父者,必怀慈仁之爱以畜养其子。抚循饮食,以全其身。及其有识也,必严居正言以先导之。及其束发也,授明师以成其技。十九见志,请宾冠之,足以成其德。血脉澄静,娉内以定之,信承亲授,无有所疑。冠子不詈,髦子(婴儿)不笞,听其微谏,无令忧之。此为人父之道也。诗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这里叙述的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如下:

其一,怀仁慈之心鞠养子女,在饮食、衣服等物质上予以供给和满足,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其二,在精神上给予关爱和呵护,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为子女作出表率。

其三,聘请老师传授知识,教授技艺。

其四,19岁以后儿子志向已定,为儿子举行冠礼,使儿子具有成人之德。并为儿子订婚成家。

其五,不责骂已经成年的儿子,不鞭打幼儿。

其六,听取儿子委婉的规劝,不让儿子为父亲担忧。

句末引《诗经·小雅·蓼莪》说,父母生下我、喂养我、抚爱我、疼爱我、培育我、照顾我、呵护我,每时每刻牵挂我。这都是父母的责任。只有这些都做到了,才可以说是父慈母爱。

2.老年还舐犊,凡鸟亦将雏

父母慈首先就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上。

《礼记·文王世子》载:周文王问儿子周武王说:“你梦见过什么?”武王回答说:“我梦见天帝给了我九颗牙齿。”文王问:“你认为这意味着什么?”武王说:“西方有九个国家,君王大约最终会获得它们吧。”文王说:“不对,齿就是年龄。你梦见九齿,是获寿90岁。我100岁,你90,我给你3岁吧。”后来,周文王果然活到97岁才去世,周武王93岁去世。从这很平常的故事可以看出,父母的慈爱是无私的,不仅物质财产、荣誉、职位可以给予儿女,连寿命也可以无私奉献。

西晋太尉王衍少壮登朝,直到白首,口中雌黄,清谈误国,唯独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感情至深。他的幼子夭折,他悲不自胜。山简劝他说:“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衍动情地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也就是说,儿子是他最钟情的。金朝诗人周昂在《失子》诗中写道:

白发飘萧老病身,几因儿女泪沾巾。

虚谈误世王夷甫,只有情钟语最真。

白居易唯一的儿子在3岁时就夭折了,白居易悲伤万分,为此他还作了一首诗《哭崔儿》: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

岂料汝先为异物,尝忧吾不见成人。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不久白居易在体会了这种刻骨铭心的痛之后,又作了一首《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

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人们常以“白发人送黑发人”来表达老年丧子之痛,白居易道出了所有天下父母至深至痛的情感。读到白居易“天下何人不哭儿”的诗句,不由想起北魏李崇智断案中的两位父亲。

北魏时,寿春县人苟泰有一3岁儿子丢失多年,不知所在。后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找到。二人都说孩子是自己的亲儿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判断。案子转到扬州刺史李崇处。李崇说:“这案子很好判。”令苟泰、赵奉伯二父与小儿各住一处,不准探视。几十天后,派人对二父说:“你们的儿子因病暴死,可以出来奔哀。”苟泰听了,号啕大哭,悲不自胜。赵奉伯只是哀叹惋惜。于是,案情大白。李崇把小儿还给苟泰。赵奉伯承认说,先有一子,不幸死亡,故冒认此儿。

由二父哭儿的案子可知,亲生父子固然骨肉情更深,即便是非亲生的养父,也仍有深厚的父子情分。

明成祖朱棣很喜欢二儿子朱高煦,据说朱高煦风流潇洒,能征惯战,像极了他老子。老大朱高炽就完了,相貌平平还是个瘸子,当爹的不怎么待见他,没事老给他小鞋穿,时不时就想废掉他太子的宝座。明王穉登《虎苑》载:有一次,朱棣带着许多大臣参观一幅画,画中是一只老虎带着幼虎嬉戏玩耍,正当朱棣看得起劲时,一直追随太子的解缙不失时机地题诗道: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读了解缙的诗,朱棣幡然醒悟,马上派人到南京接回朱高炽,正式册封他为太子。“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及。”一幅画、一首诗,竟然让雄才大略的朱棣改变了主意,显然是受了“舐犊”之情的震撼。

3.“后娘”也有慈母心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慈母之爱是古今中外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也是人类歌颂的永恒的题。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成为传诵民间的千古绝唱。歌颂母爱的诗、文实在是太多,随手拈来,像明朝诗人刘基《懊恼歌》:“儿啼母心酸,母愁儿不知。”像民间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比比皆是。唐朝诗人白居易还写了一首《劝打鸟者》诗,留下了“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名句。

甚至慈母的打骂、唠叨都牢牢铭刻在子女的心灵深处,成为不尽的思念。东汉扬雄《方言》讲:“慈母之怒子也,虽折笞之,其惠存焉。”唠叨,恐怕是天下母亲的共同特点,它曾经让儿女无奈、厌烦,当做耳旁风,然而一旦远离母亲,或者是母亲过世,就会感觉到母亲唠叨是那么留恋和娓娓动听。唐朝诗人陈去疾的《西上辞母坟》,就抒发了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没有母亲叮咛的失落: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慈母之爱,有口皆碑,前述的《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归纳出十条父母之恩,在此不再重述。

而一旦不是亲生的母亲,就事与愿违了。中国民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世俗偏见,叫做“十个后娘九个狠”,“蝎子尾,黄蜂针,最毒不过后娘心”。“后娘”一直是心狠手辣、虐待儿子的化身。在这种偏见的指导下,为了凸现孝子的高大,作者不惜加重笔墨把后母的恶劣品行夸大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然而,“后娘”也不都是舜、伯奇、闵子骞、王祥的母亲。其实,后娘也有慈母心。

西汉刘向《列女传》载:战国齐宣王时,有人被杀死在路上,旁边站着两个孩子。哥哥说:“是我杀的。”弟弟说:“是我杀的。”齐宣王说:“母亲肯定知道孩子的善恶,由她决定谁来偿命。”母亲哭着说:“杀小儿子。”法官说:“一般人都是喜欢小儿子,你为什么要杀小儿子?”母亲说:“小儿子是我亲生的,大儿子是前妻之子。”说完就泣不成声了。齐宣王知道后,敬佩这位母亲的高义,把两个孩子都赦免了。像这样义薄云天的“后娘”,别说是孝敬了,为她去死都心甘情愿。

东汉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程文钜的妻子穆姜有两个亲生儿子,前妻有四子。陈文矩死后,四个儿子对穆姜一直心怀仇恨,处处与穆姜为敌。而穆姜慈爱温仁,衣食供给都加倍超过自己的亲生儿子。有人说:“既然四子不孝,还不如分居。”穆姜说:“我一定会以仁义慈爱感化他们。”前妻的长子陈兴有病了,穆姜亲调汤药,照顾得无微不至,护理了好长时间。陈兴病刚好,便把三个弟弟招呼到一起说:“继母慈仁,是我们兄弟不识好歹,造恶太深了!”说完带着三个弟弟到县里自首,陈述母亲的高尚品德,请求惩罚。在穆姜的训导下,四个儿子都成为良士。

明朝万历(1573~1620)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何孝得老年得子,名何士晋,族子图谋他的财产,趁何家人丁不旺,结党杀死何孝得,继母吴氏把何士晋藏匿到娘家才幸免于难。何士晋读书稍有懈怠,继母就拿出父亲的血衣给他看,激励他刻苦读书,长大为父报仇。后何士晋举进士,持血衣诉之官,将罪犯拿获抵法。

上述几位继母对儿子不仅有慈爱,还有对家庭、对丈夫、对儿子强烈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别说是让那些虐待前妻之子的“后娘”汗颜,就是那些一般的亲娘也自叹不如。

(二)子不教,父之过

父母之爱的精髓不仅在于“养”,更在于“教”。《三字经》中说:“子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施以慈爱,教之以义方,教会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安身立命的技能、博学明辨的知识、高尚的道德素质,使之将来能立足于社会,成为有用之才。这才是真正的爱子之道。

1.伯禽遵教,入门而趋,登堂而跪

古代用“乔(桥)梓”比喻父子关系,这个词出自周公、伯禽父子。

伯禽是西周鲁国的开国之君,他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周公教子有方,伯禽恪守父命,父子二人演绎了一段父严子敬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