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禽年少时,和叔叔康叔去拜见父亲周公,去了三次,被父亲痛打了三次。康叔害怕了,对伯禽说:“商子是天下贤人,我们去问问他吧!”二人见到商子,商子说:“南山之阳有乔木,北山之阴有梓木,你们去看一看就明白了。”听完这话,二人便到山上仔细观看。只见乔树躯干高大而向上仰着,梓树长得低矮而向下俯着。他们回来将看到的情景告诉商子,商子说:“你还不明白么?高仰的乔树好比是父亲,卑下的梓树好比是儿子。”伯禽恍然大悟,原来父子之间得有尊卑上下,得有父子之礼,父位尊,子位下。第二天,伯禽去见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即一进门就快步而行,一登堂就下跪。大概这就是周公制礼作乐之一的父子之礼吧?
从此,历史上把父子、父子之道称作“乔梓”。南宋咸淳元年(1265),赵必豫与父亲赵崇岫同科登进士,家门荣耀,时人称作“乔梓同辉”。
后来,伯禽要到鲁国当国君,临行时,周公告诫儿子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普天之下我的地位够高的了吧?然而,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怠慢了天下贤人,你到了鲁国,一定要礼贤下士,千万不可骄傲。”曹操的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指的就是这段话。
伯禽到了鲁国,恪守父亲的教诲,“变其俗,革其礼”,使鲁国成为天下闻名的礼仪之邦。
在这里,周公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严父”的形象。《孝经·圣治》讲:“孝莫大于严(敬)父。”上述韩非子也讲:“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父慈”与“母慈”不同,它还有个父亲对儿子严,儿子对父亲敬的问题。《颜氏家训·教子》讲:“父子之严,不可以狎(侮慢)。”“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不能过度放任和溺爱,要有“乔梓”之严。《颜氏家训·教子》叫做“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过度溺爱非但不会对子女的成长有利,反而会害了子女。因此,古代又称父亲为“严父”。《晋书·夏侯湛传》载:“受学于先载,纳诲于严父慈母。”
2.孔鲤“过庭受训”与王守仁励志
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按照伯禽“入门而趋”的“乔梓”之礼,遵守父亲的教诲学诗、学礼,演绎出中国古代的又一个典故:“过庭之训”。
《论语·季氏》载: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鲤说:“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父亲独自站在那里,我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而过庭,父亲问:‘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就回去学《诗》。又有一次我趋而过庭,父亲问:‘学礼了吗?’‘没有。’‘不学礼,无以立(立身)。’我又回去学礼。”陈亢高兴地说:“我问一得三,听到了关于《诗》的道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伯鱼这段学诗、学礼的故事,被传为美谈。后世把接受父亲的教诲称作“趋庭”,把父教、父训称作“庭训”、“过庭之训”、“诗礼之训”。后来说的“诗礼传家”,也源于此。东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上》称:“内无过庭之训,外无师傅之道。”唐朝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唐朝诗人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清朝康熙皇帝有一本训诫诸皇子的书,就叫《庭训格言》,是雍正追述其父在日常生活中的训诫写成的。母亲的教诲,也可叫做“庭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一:“夫人庭训最严,心事不敢使知。”
说到庭训,明朝还有一段趣话,说的是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父亲王华家教极严,虽屡次责备于他,但王守仁总不能改,一气之下,父亲就把儿子的象棋扔到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这虽是一首游戏诗,但其中蕴含着发奋励志的决心,蕴含着对父亲庭训的感激之情。
3.羲之善导儿开窍,子齐父名称“二王”
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他写的字,真的是一字千金。在他的教育影响下,七个儿子都善书法,尤以献之的成就最大,他的书法集诸体之精华,一改古拙之书风,英俊豪迈,气势磅礴,有“破体”之美称。献之书法的每一点长进,都渗透着王羲之的心血。
王献之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学习书法,开始很有兴趣。后来,觉得整天和笔墨纸张打交道,坐得腰酸腿疼,没有意思。一天,他到书房找到父亲问:“写字有没有窍门?”王羲之明白儿子的心思,他打开窗户,指着院子里的十八口大水缸和窗下磨秃的、堆积如垛的笔杆说:“等你把十八口大缸里的墨水用光了,磨光的笔杆也堆得这样高了,窍门也就找到了。”王献之明白了父亲的用心,惭愧地低下了头。王羲之见儿子知错了,便耐心地给他讲起了大书法家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苦练成材的故事,使得王献之深受启发。
从此,王献之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刻苦练习,日有长进。此后王羲之又让儿子爬山、舞剑,锻炼他的臂力和腕力,而后再学习书法。一天,王献之正在写字,王羲之想试一试儿子手上的功夫,便偷偷走到他身后,猛地夺取王献之手中的毛笔,结果,王献之手中的笔丝毫没动。王羲之很高兴,夸儿子找到窍门了。
王献之书法日益长进,开始有些名气后,便产生了一些骄傲情绪,练字也不那么刻苦了。一天,他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时,呈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添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王献之。父亲走后,王献之端详了很久,也没发现这一“点”有什么不同,便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又看,嫣然一笑地说道:“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到后大吃一惊,此后,他找到了自己与父亲的差距,克服了自满情绪,练字更加刻苦了。经过多年努力,王献之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同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后人有诗称赞说:
教子且勿急求成,滴水穿石见真功。
献之练字三千日,只有一点像父翁。
羲之善导儿开窍,子齐父名二王称。
4.赵轨、司马光教子
隋朝的赵轨教子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赵轨是河南洛阳人,少年时好学,有操行。隋文帝时,赵轨担任齐州别驾。东邻家有桑树,桑葚落到了赵轨家,赵轨让人拾起来全部还给主人,并告诫几个儿子说:“我并非沽名钓誉,非机杼之物(不是劳所得)不愿意侵占别人。你们应该引以为戒。”他的儿子赵弘安、赵弘智遵守父教,都很知名。
孔夫子曾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民间俗语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中国人在金钱物欲方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气节。赵轨就是用它来教育子女的。如果子女不靠自己的劳动所得,老是觊觎别人的钱物,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资治通鉴》的作者北宋司马光一生教子,修身为要,俭朴为重。他常教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并以家书的形式写了《论俭约》,劝诫子女切忌奢侈,崇尚俭约。为培养儿子的文字表述能力,司马光让儿子司马康参与《资治通鉴》的撰写。看其子用指甲抓书页,他耐心传授儿子爱护书籍之法:读书前,先净案,读书时,坐端正,翻书时,侧指轻。让儿子司马康终生受益无穷。司马康遵守父亲的教诲,以俭朴自律,博古通今,官至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以为官廉洁俭朴而闻名于世。
前面讲过的“彭泽之父千里训子”,也是教子的佳话。其他父教子的事迹还有很多。
隋朝贝州刺史厍狄士文为官清廉,家无余财,饥饿的儿子偷吃官厨里的饼,厍狄士文把儿子戴上枷锁,投进监狱。出狱后,又将儿子打了100杖,并徒步把儿子送还京师长安。
明朝陕西按察副使邝埜思念父亲,想见父亲一面。父亲邝子辅为句容(今属江苏)教官,邝埜利用职权改聘父亲为陕西乡试考官。邝子辅知道后大怒,写信斥责他说:“子居宪司,父为考官,何以防嫌?”邝埜寄给父亲一匹精致的褐布,邝子辅又把褐布寄还,附信责备他说:“你掌一方刑法,当以洗除冤狱为己任,怎么能迢迢千里送我褐布呢?”邝埜奉书跪诵,接受父亲的教诲。
中国历史上诸如此类的教子事例史不绝书,在此只能挂一漏万了。
(三)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母教
“母德在教”。中国古代的母教文化丰富多彩,不仅方式方法多样,而且在教育效果方面丝毫不亚于那些须眉。北齐颜之推曾讲:“师友之戒不如傅婢之指挥,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对孩子来说,师友的教诫,尧舜的大道理,有时候真不如母亲、侍婢的话管用。如果说,严父之教的特点是威严、棍棒,而慈母之教的特点则是温婉、体贴,即现在说的情感教育。古代许多恪守母训的子女因此而立身扬名。
1.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
古人强调“外象内感”,胎儿能受到母亲言行的感化,“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这叫做“胎教”。西汉刘向《列女传》载: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侧身睡),坐不边(不靠边),立不跸(不单脚站立),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
汉代学者把胎教的源起归于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周成王的母亲周后。说她们在怀孕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立而不跂(qì),坐而不差,独处不踞,虽怒不詈(lì)”,所以生下了周文王、周成王这样明圣的天子。
关于胎教,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是孟子的母亲,孟母曾言:“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孟母不仅是胎教的典范,“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教子故事,也在民间广泛传颂。
胎教的目的,是培养出贤明、端正、寿考的儿子,其中固然有许多荒诞、迷信成分,但它主张优化一切影响胎儿发育的外界环境,注重用美感来诱导和感化胎儿,通过孕妇的生理、心理作用来达到优生优育,这其中也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反映了古代教育的超前意识和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
现代科学证明,优美的音乐能促进人体的内分泌,调节血流量和兴奋神经,也能使胎儿感知,促进其发育。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胎论》中,从医学角度论证说:“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慧无疾。”足见胎教对促进古代优生学、医学发展的作用。
2.敬姜戒儿懒惰,田母责子受金
春秋鲁国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身为鲁国贵妇人,天天纺织不辍。公父文伯埋怨母亲说:“像我们这种贵族之家的主妇还亲自纺织,别人如果看到还以为我不能养母呢!”敬姜感叹说:“鲁国快要灭亡了么?怎么当官者还不懂治国处世之道呢?你坐下,我来告诉你。”接着,敬姜给儿子讲了一番治国勤民的道理:“过去圣王治民,总是挑选贫瘠的土地来安置他们,所以天下能长治久安。民劳思节俭,思节俭则善心生;安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成材,逸也;瘠土之民向往仁义,劳也。因此,天子、诸侯、大夫、士都夙兴夜寐、勤于职事,不敢怠慢。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一日怠惰。说到人妻,天子、公侯、大夫、列士的夫人都要亲自给丈夫做衣服穿。男女都各尽其力,有了差错就要治罪,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从上到下,谁敢使自己放纵而不用力气?如今我是个寡妇,你也只是个大夫,朝夕勤事,犹恐毁败先人之业,怎么能怠惰呢?”
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讲堂录》曾言:“人情多耽安逸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人而懒惰,农则废其田畴,工则废其规矩,商贾则废其所鬻,士则废其所学,业既废矣,无以为生,而杀身亡家乃随之。国而懒惰,始则不进,继而退行,继则衰弱,终则灭亡,可畏哉!”这段发人深省的话与敬姜教子的劳逸论如出一辙。
刘向《列女传·母仪传》载:战国齐相田稷子将受贿的百镒(一镒合20两,一说24两)黄金送给母亲。母亲看到后很惊讶,问:“你做了三年的宰相,所得的俸禄从来没有这么多,这些是不是受贿所得?”田稷子对母亲很孝敬,不敢说谎,便老实地告诉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