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5611500000022

第22章 孝与家庭伦理——以孝齐家(5)

(3)戚景通遗子《兵法》抗倭寇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从小受到父亲戚景通的严格教育,只要他有丝毫缺点,都会受到严厉批评。有一次,父亲问戚继光:“宋代岳飞曾说过什么话?”戚继光答道:“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国家就兴旺。”“对,你要终生记住这句话,认真读书,勤练武艺,才能为国立功,干一番大事业!”几年后,戚继光成为了一名文武双全的青年军官。这时,父亲正埋头著一部兵书,有人劝他晚年要多置办些田产以留给后代,戚景通听后对戚继光说:“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名继光吗?”戚继光答道:“要孩儿继承戚氏家风,光耀门第。”“继儿,我一生没有留给你多少产业,你不会感到遗憾吧?”戚继光指着厅堂上父亲写的一副对联:授产何若授业,片长薄技免饥寒;遗金不如遗经,处世做人真学问。读了一遍后说:“父亲从小教我读书习武,还教导我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就是给我最宝贵的产业,孩儿从没想过贪图安逸和富贵,我只想早些看到父亲将来像岳飞建‘岳家军’一样,创立一支‘戚家军’。”戚景通听了心中十分宽慰,笑着对儿子说:“我这部《戚氏兵法》已经完成了,现在传给你,这是我一生的心血,将来你用它来报效国家吧!”戚继光跪在地上,双手接过兵书说:“孩儿一定研读这部兵法,不管将来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也不会丢弃父亲的一生心血。”

戚继光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后任总兵官,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成为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戚景通的“授产何若授业,片长薄技免饥寒;遗金不如遗经,处世做人真学问”,是父母慈爱子女的另一种途径:授业。古人有言:授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即传授子孙一种能衣食无忧的业艺、能做官食禄的学问、能抵御外侮、建功立业的本领。《南史·戴法兴传》载:南朝宋戴硕子有三个儿子,都善书好学。富户陈载有钱三千万。乡人传曰:“戴硕子三儿,敌陈载三千万钱。”如果说,遗子孙以财产是下策,授子孙以业艺就是上策。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这是父母为祖孙计的明智之举。

(六)为人子,止于孝

《礼记·大学》讲:“为人子,止于孝。”父母对子女施以慈爱,子女对父母则要尽以孝心。正因为“父慈”,所以“子孝”,这是父子双方道德义务的必然要求。关于“子孝”的内容,上述孔子、孟子以及《孝经》都反复讲过,“二十四孝”还给我们树立了方方面面的榜样。然而,历史上子女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难以尽述,在此仅述几例。

1.孝女舍身救父

“二十四孝”讲到许多像杨香一样打虎救父母的孝子,历史上缇萦、诸娥救父,与这些打虎的勇士们相比,并不逊色。

西汉文帝时,临淄人淳于意任齐地太仓长,人称仓公。仓公自幼喜欢医术,为人治病,能决生死。后来,为仇家所告,被判处肉刑,押解到长安。肉刑是古代刺字、劓鼻、砍脚等伤残肉体的酷刑,一旦受刑,将终生无法做人。仓公无子,只有五个女儿,哭着送他上路。父女生离死别,又没儿子替父申冤,仓公心里愤懑,怒骂说:“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小女儿缇萦愤然随父到长安,上书汉文帝说:“我父亲做官吏,齐地都称赞他清廉公平,现在他犯法应当受肉刑,我痛心的是死者不可复生,而受刑的人不可能再长出肢体,虽然想改过自新,可没有机会了。我愿意舍身为官婢,来抵偿父亲的罪行。”缇萦的孝行感动了汉文帝,遂废除了肉刑。一个小姑娘不仅救了父亲,而且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的刑法改革,在当时成为震惊朝野的奇闻,并以孝女救父的佳话流传至今。东汉史学家班固作诗称赞缇萦说: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唐朝天宝年间,朝廷敕建淳于孝女祠于齐州(治今山东济南),直到清代犹存济南府城之内。近代演义小说家蔡东藩赋诗赞颂缇萦说:

欲报亲恩入汉关,奉书诣阙拜天颜。

世间不少男儿汉,可似缇萦救父还。

西汉缇萦救父是幸运的,遇到了个比较仁慈的皇帝,而明代孝女诸娥为救父兄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明初山阴(治今浙江绍兴)人诸娥的父亲诸士吉为粮长,遭逃避赋税无赖的诬告被判了死刑,两个哥哥诸炳、诸焕也受到株连而身陷囹圄。诸娥年方8岁,昼夜号哭,与舅舅陶山长赴京师诉冤。当时有规定,进京诉冤者必须先滚钉板才能受理。为了救父兄,诸娥毅然辗转钉板之上,几次昏死过去,终于将诉状递了上去。结果,只判一个哥哥戍边,父亲和另一个哥哥无罪释放。而诸娥终于经不住滚钉板的酷刑,伤重而死。当地人为她画像,配祀曹娥庙。

说到舍身救父母,历史上还有许多因海贼、倭寇、盗匪杀人,子女以身保护父母而死的行为。都表现了对父母的一种舍生忘死的关爱,上述业已述及,不再赘述。

2.千里寻父的孝子们

“二十四孝”中,北宋朱寿昌弃官寻母。《明史·孝义传》中,刘谨三赴云南寻父。此类孝行还多着呢:

明初安仁(今属湖南)人王溥,原为陈友谅手下将领,后投归朱元璋,任河南行省平章。没当官时,曾与母亲叶氏避乱于贵溪(今属江西)而失散,一离就是18年。一天,他梦到母亲仿佛告诉他身在何处。王溥禀明了朱元璋,来到贵溪,却找不到母亲的坟墓,便昼夜哭泣。当地居民吴海说,他母亲为贼所逼,投井自尽了。王溥找到那口井,见有只老鼠从井里出来,投入他的怀中,又跳回井里。王溥排干井水,终于找到母亲的尸体。人们说这是“井鼠投怀报信”。

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间,文安(今属河北)人王珣因家贫役重而逃出,20年没有音讯。其子王原多方寻父不果,遂告别母亲、妻子,离家寻父。有一天,王原渡海到了田横岛,和衣睡在神祠中,梦中到了一个佛寺,正当午时,以莎菜加上肉羹做午饭吃。这时一位老人也来到佛寺,王原惊醒过来。他把自己的梦告诉老人,请他占卜。老人说:“午,是正南方。莎根附子,再加上肉做饭,就是附子脍(父子会)。你向南方去找,父子兴许能相会吧?”王原很高兴,辞谢老人上了路。

王原向南渡过洺水、漳水,到了辉县的一座梦觉寺,王原不觉心动,似乎感觉父亲就在寺院里面。当时天色已晚,下着大雪,王原就睡在佛寺门外。天明时,一个和尚开门出来,看见他后大吃一惊说:“你是什么人?”王原说:“我是文安人,为寻父亲而来。”父亲王珣就在这座寺院内,此时正在灶下做饭。和尚进寺对他说:“你家乡有一位青年来寻找父亲,你看是否认识这个人。”王珣出来见了王原,互不认识。问清各自姓名,父子俩抱头痛哭,寺内僧人无不感动。于是,父子相伴回家团聚。

明朝云南太和(今云南大理)人赵重华7岁时,父亲赵廷瑞到各地游历,一直没回家。赵重华长大后,到官府领了路条,把自己背上写上“万里寻亲”四个大字。另外,又准备了写着父亲年龄、面貌、籍贯的寻人启事数千张,开始了万里寻父的艰难历程。赵重华千里跋涉,来到武当山太子岩,岩北有字曰:“嘉靖四十四年(1565)十二月十二日,赵廷瑞朝山至此。”赵重华一见父亲的字迹,又悲又喜说:“我父亲果然到过此处,和我来的日月相同,肯定能和父亲相逢。”于是在父亲的字后接着写上:“万历六年(1578)十二月十二日,赵廷瑞之子重华寻父至此。”写完离开武当山,经历南阳,渡过淮水、泗水,回头向东,从丹阳(今属江苏)来到常州。路遇强盗,被抢劫一空,只剩一张路条。赵重华且行且乞,遇一老僧对他说:“你父亲住在无锡南禅寺中。”赵重华急忙奔向南禅寺,果然见到了父亲。父子大哭一场,一同回老家云南了。

清光绪(1875~1908)年间,河南清丰县后士子园村刘永之,2岁丧母,父亲刘怀智被征兵役开赴陕西,辗转到新疆伊犁,孑然一身,开荒种地,有家不能归。刘永之由祖母和叔父抚养长大,24岁时终于得到了父亲的一点音讯。不管消息真假,他横下心来,背起行装,踏上了万里寻父的路程。他也记不清爬过多少高山峻岭,涉过多少河湖沼泽,穿越过多少森林草地、戈壁荒漠,一路乞讨,一路询问,经半年有余,终于父子相见。然而父亲因多年来孤身一人,辛苦劳作,又加上思念家乡亲人终日啼哭,最终积劳成疾,卧病在床。刘永之靠上山打柴或乞讨换钱,为父亲治病,日夜精心侍奉,然不足一月父亲就离开了。刘永之无奈,收拾骨骸,背负父亲归葬故土。光绪皇帝特颁赐“万里归亲”御匾以彰其孝行。

王溥、王原、赵重华、刘永之等一颗孝心,不畏艰险,万里寻亲,不仅值得后人钦佩和敬重,还用自己感天泣地的孝行纠正了一种世俗的偏见:“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3.花木兰替父从军

“花木兰替父从军”,来自南北朝民歌《木兰辞》,是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民间传说。

据说,花木兰是北魏人,自小勤奋纺织。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名列其中。《木兰辞》是这样说的:“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由于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年的戎马生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女扮男装的花木兰与伙伴们一起英勇杀敌,终于取得抗击柔然的胜利,十年后凯旋班师。皇帝念她的赫赫战功,封她为尚书郎。花木兰辞官不做,回家孝敬父母。

《木兰辞》最后一段,描绘了花木兰凯旋,给全家带来的喜悦:“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花木兰不仅行孝替父从军,还给全家带来无限的荣光和天伦之乐。

花木兰替父从军,明朝杜槐则代父抗击倭寇。杜槐是慈溪(今属浙江)鸣鹤场人。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倭寇侵扰县境,县令命杜槐的父亲杜文明组织武装抗御。杜槐以父老代行,散家财,募骁勇,奉命镇守余姚、慈溪、定海(今镇海)一线。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犯观海卫,杜槐召集群勇,击败倭寇。两年后,杜槐遇倭寇于定海白沙,身先士卒,激战一日,斩敌三十余人后阵亡。儿子替父抗倭,父亲为子报仇。杜槐的父亲杜文明又走向抗倭战场,在鸣鹤场斩杀一倭寇头目,倭寇惊呼“杜将军”。后来,杜文明也在奉化枫树岭壮烈殉国。

花木兰替父从军,杜槐代父抗倭,是古代忠孝两全的完美孝子。

4.“马班”子承父业

孔子要求子承父志:“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从孝的角度分析,“干父之蛊”,子承父业,这正体现了子女将自己视为父母生命的延续,体现了对父母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司马迁的父亲名叫司马谈,原来担任“太史令”,是当时史坛上的泰斗。

西汉武帝封禅泰山,没让太史公司马谈参加,车驾浩浩荡荡东去,司马谈被滞留在周南(今洛阳一带),忧愤而死。临终,他握着儿子司马迁的手,一边悲泣,一边告诫说:“你的祖先是周朝的史官,曾显功名于虞夏,后世中衰。我矢志著史,可天子封禅泰山,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也。我死后,你为太史,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写出一部流传千古的史书,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父亲死后,司马迁任太史令,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誓言,开始发愤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降几乎断送了他的生命。将军李陵作战失败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宫刑是伤残人的生殖器官的酷刑,辱及祖先,见笑亲友,是受刑者的奇耻大辱。司马迁羞愤交加,万念俱灰,绝望地说:“亦何面复上父母丘墓乎?”几次想了此残生,但为了完成父志,忍辱负重,继续写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这部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而且成为史官继承父志,扬名后世的典范。

司马迁对自己的这段生死抉择,有一句传颂千古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成父亲的遗志,扬名显亲,就是司马迁认定的“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