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5611500000026

第26章 孝与家庭伦理——以孝齐家(9)

3.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的贺氏

宋代兖州有一户平民媳妇贺氏,邻里叫她“织女”。贺氏的丈夫外出经商,常年往来于郡城之间。贺氏为新妇时,丈夫就在外面养了别的女人,经常好几年才回一次家,回来后住不了几天又走了,从不接济家里一个钱。贺氏知道这件事后,每当丈夫回家,殷勤侍奉,丝毫没有不快的颜色。丈夫心中不免有些惭愧,可仍旧无缘无故地辱骂贺氏。婆婆年老多病,贺氏便给人家织布接济家用,挣得的工钱如数交给婆婆,宁可自己挨冻受饿。婆婆和儿子一个鼻孔出气,天天虐待她。贺氏生怕老人生气,更加毕恭毕敬,低声下气,讨她喜欢。丈夫变本加厉,时常把情人领到家里,贺氏按照“不妒为妇之美德”的古训,对她以妹妹相称,毫无嫉恨。贺氏就这样默默无闻地恭顺丈夫,孝敬婆婆,苦苦撑了二十多年。

封建孝道的压迫和摧残,淹没了妇女的独立意识、抗争精神和理想追求。面对糊涂的婆婆、残暴的丈夫,贺氏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孝敬公婆,顺从丈夫,操持家务,忍受丈夫、婆婆的打骂虐待,她认为这就是她的全部人生和全部生活。贺氏也是古代千千万万个这类媳妇的缩影。

四、白头老翁摩孙顶——祖孙隔代亲

中国是个宗法社会,祖先、子孙在人们心目中是最重要的。一个家族,祭祀恨不得上及几十代先祖,生子则祈求子子孙孙没有穷尽。按说,上到高祖,下到玄孙,就可以了,古代叫“六世亲属竭矣”,“六世亲尽无属名”。可后来仍没完没了地排序,以至于形成中国老百姓常说的“祖宗十八代”。十八代一般解释为自己的上下各九代宗族成员,向上是: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向下是: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这叫“子子孙孙引无极,世世昌盛长无穷”。

作为家庭伦理的祖孙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祖父母对孙子、孙女的疼爱,包括遗子孙以田宅财产,遗子孙以清白,为子孙积阴德,言传身教等,也包括从孙子们那里享受到的天伦之乐。二是孙子、孙女对祖父母的尊敬和孝养,这与子女孝养父母相同。

(一)“君子抱孙不抱子”

父亲在儿子面前是严厉的,很少有亲昵的举动,但在孙子面前,却是慈祥的。《礼记·曲礼上》讲:“君子抱孙不抱子。”《白虎通·五行》也讲:“君子远子近孙,何法?法木远火近土也。”看到这句话,马上想到现在的“隔代亲”,眼前自然会浮现出爷爷乐呵呵地抱着孙子,或者是领着孙子遛弯的画面。许多上了年纪的父母也都会催促自己的子女赶紧结婚生孩子,好早点抱孙子。其实,“君子抱孙不抱子”另有含义。

古代父母去世,安葬完毕,要用桑木为死者制作木主(灵牌),称作“虞主”,进行三次祭祀,称作“虞祭”、“三虞哭”。先秦时的虞祭要迎尸入门。“尸”是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一般以死者的孙子充当。因鬼神听之无声,视之无形,“故座尸而食之,尸饱若神之饱,尸醉若神之醉”。祭祀宗庙也要选尸。“尸位”、“尸位素餐”即由此而来。

《礼记·曾子问》说:“祭成(成年人)丧者必有尸,尸必以孙。孙幼则使人抱之,无孙则取于同姓可也。”还有一种解释说,“抱孙”实际上是“抱于孙”,就是说孙子抱着亡故祖父的虞主接受祭祀。“君子抱孙不抱子”,就是因为孙子将来能当祭祀自己的“尸”。

“祭者,教之本也”。虞祭立孙为“尸”,还是古代一种孝的教育形式。《礼记·祭统》讲:“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所使为尸者,于祭者,子行也。父北面而事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也,此父子之伦也。”就是说,让孙子代表死者接受祭祀,这个孩子就可以切身体会到父亲对爷爷的感情,从而知道将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亲。这样,孝道就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下来了。

(二)含饴弄孙——祖孙之间的天伦之乐

与“君子远其子”的严敬父子关系相反,祖父和孙子间的关系是十分亲近的,东汉明帝马皇后讲:“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关政矣。”“含饴弄孙”指祖父母用麦芽糖逗着孙子玩,从中享受天伦之乐。清朝画家焦秉贞曾作过一幅《含饴弄孙》的画,就是以马皇后为题材创作的。现藏故宫博物院。画中一个老人含着糖逗孙辈们玩,几代同堂,其乐融融。遗憾的是,现代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个人才能摊上一个孙辈,这种天伦之乐大打折扣了。

东晋王羲之“率诸子抱弱孙,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就是一种祖孙间的天伦之乐。

东晋名将王镇恶五月五日生。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此时出生的人,长大后男害父,女害母。家人想把他出继给别人,祖父王猛说:“此儿非常,昔孟尝君恶日生而相齐,此儿亦将光大我家门户。”为孙子取名“镇恶”。后来,王镇恶果然成为东晋的一代名将。

据《明外史·薛瑄传》载,薛瑄出生时肌肤透明如水晶,五脏六腑都能看得见。母亲吓坏了,想把他抛弃。祖父听见孙子的啼声,说:“此儿体清而声宏,必异人也。”后来,薛瑄高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翰林学士,成为明代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

明朝诗人陈献章“家有良田二顷”,亲自参加耕种。长子陈景云生子,为嫡孙取名曰“田”,并写《命孙田》诗:

新开斥卤走通川,剩种乌穧益税钱。

士不居官终爱国,孙当从祖是名田。

幸生天下承平日,屡见人间大有年。

从此不须忧俯仰,茅斋向暖抱孙眠。

诗的大意是说,新开垦的盐碱地一直通到江边,多种庄稼缴纳赋税。读书人不当官却爱国,孙儿应当继承祖业以“田”作名字。有幸生在太平盛世,屡见五谷丰登。从此不必与时俯仰,在温暖的茅屋里抱着孙儿睡觉。

看来,祖父不仅从孙儿那里获得天伦之乐,还对孙儿寄托着无限的爱和建功立业、光大门户的殷切期望。

(三)古代“孝”的代表作——李密的《陈情表》

西晋犍为武阳(治今四川彭山)人李密,刚生下四个月父亲去世。年四岁,母亲又改嫁,祖母刘氏含辛茹苦把他养大。长大后,李密在蜀汉政权中任郎官。他感念祖母的鞠养之恩,对刘氏照顾得无微不至。祖母有病,李密衣不解带,亲尝汤药,不离左右。蜀汉灭亡后,晋武帝召李密到洛阳任太子洗马。当时祖母已经96岁了,李密一听要离开祖母,到千里之外的洛阳当官,悲痛万分,断然拒绝了晋武帝的征召。

李密为祖母辞官,自然表现了他真诚的孝心,然而让他千古留名的却是他为辞官写给晋武帝的《陈情表》。文中说,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祖母)之日短也”。晋武帝看了,为李密的一片孝心所感动,同意他暂不赴召。直到祖母去世,服丧完毕,李密才应召出仕。

李密的《陈情表》感情真挚,词意凄恻婉转,催人泪下,被后世奉为孝的代表作和读书人做人、作文的典范。民间有读李密的《陈情表》不落泪,即为不孝的说法。

(四)原谷谏父,刘殷辞官

有时候,孙辈的孝比子女更温暖人心,有的孙子比儿子更孝。南朝南阳有个宗元卿,为祖母所养大。祖母有病,宗元卿在外地就心痛,祖母大病他即大痛,小病则小痛。乡里称他为“宗曾子”,说他像曾参一样。这样与祖母有心理感应的孙子,能不孝么?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东汉武氏祠画像石中,有一“孝孙原谷妙语救祖父”的画面。据《太平御览》卷五一九《宗亲部九》引《孝子传》载:原谷的祖父年老了,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15岁的原谷劝谏父亲说:“爷爷抚养儿女,一辈子勤俭度日,怎么能因为老了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父亲不听,做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奔向了野外。原谷跟在后边,见父亲将爷爷扔到野外后,他又把小推车带了回来。父亲问:“你带这凶具回来作什么?”“留着,等将来你们老了,好用它来扔你们。”父亲又是惭愧,又是后怕,赶紧把老人接回来奉养。

上述那个西晋刘殷,不仅孝敬曾祖母王氏,感天而得堇、粟,还为奉养曾祖母而多次辞官。刘殷7岁丧父,居丧悲哀超逾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刚成年,就精通经史,文章诗赋无不备览。郡中任命他为主簿,州中征召他为从事,他都以家中无人供养曾祖母王氏为由,推辞不就任。后来,齐王司马攸征他为掾吏,征南将军羊祜召他任参军,都被他推辞了。王氏去世时,刘殷夫妇悲哀损伤身体,几乎丧命。

(五)殷亮断指剪发自誓,刘审礼负祖母避乱

《新唐书·殷践猷传》载,唐朝澄城县丞殷寅不幸得病,临终挂念老母萧氏含恨去世。入殓时,殷寅的儿子殷亮“断指剪发置于棺中”,对着死去的父亲发誓,一定承担起侍奉祖母的责任,让九泉之下的父亲放心。后来,殷亮牢记自己的誓言和责任,把祖母萧氏服侍得十分周到,人们交口称赞。后来祖母有病,殷亮细心护理,“不脱衣者数年”,引来一对白燕在他家屋檐下筑巢。后来殷姓的家族成员纷纷以“白燕堂”为堂号,传承着殷亮的孝道。

徐州彭城(治今江苏铜山)人刘审礼,年少丧母,由祖母元氏抚养长大。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年少的刘审礼自家乡背着祖母渡江避乱,一路吃尽苦头。唐朝建立,天下太平,他又带着祖母西入长安。祖母如果有病,他就亲尝汤药,精心护理。祖母激动地说:“孙子孝顺,对我体贴入微。每当我想到这一点时,心里就高兴,老病根就觉得好多了。”

(六)朱娥舍命救祖母,王璧探视百岁祖

宋代越州上虞(今属浙江)有一个叫朱娥的,母亲早亡,祖母将她养到10岁时,里中有个人名叫朱颜,和祖母发生冲突,持刀要杀死祖母,全家惊恐异常,纷纷逃离。朱娥冲到祖母前边,用身体挡住祖母,用手拉住朱颜的衣服,大声呼号说:“我宁肯让你杀了我,也不能让你杀我祖母!”祖母因此得救,而朱娥被砍了几十刀,手还紧紧挽着朱颜的衣服。朱颜狂怒至极,一刀又割断了她的喉管。此事传开后,朝廷为表彰朱娥的孝行,诏赐粟帛。后来,会稽令董偕为朱娥立像于曹娥庙中,人们把她和孝女曹娥并称“二贤”。

明朝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王璧在京师为郎署,百岁的祖父在家乡黄岩,题诗于墙壁:“若使来看百岁祖,何妨迟作十年官。”王璧听说后,赶紧请假回家探望祖父。朝廷得知此事后,予以嘉奖,并给其假探亲。

上述以不同方式孝敬祖父母的子孙们,都表达了他们对祖辈真挚的感情和孝心,都应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

(七)清宫里的祖慈孙孝

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其实也不尽然,清朝孝庄太后与康熙的祖孙情,不仅显示着血缘亲情的珍贵,而且系结着清王朝的安危盛衰。

孝庄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帝福临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作为太后,她是运筹清宫,稳定清初统治的政治家。作为祖母,她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

顺治十一年(1654),福临的佟妃生下一子,取名玄烨,即后来赫赫有名的康熙帝。按照清宫规定,皇子出生要由保姆和乳母喂养,但孝庄太后唯恐小皇孙受到委屈,专门派了自己的侍女苏麻喇姑协助照看。她不仅关怀、呵护玄烨,而且更注重教育、培养他。玄烨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祖母对他的饮食起居、言谈举止就有了严格规定,并进行训练培养。康熙自己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就遵行祖母慈训,凡饮食、走路、言语皆有矩度,即使平常独处,也不敢越轨,稍微失态就加督责,因此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一次,6岁的玄烨向顺治皇帝请安后,认真地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效仿父皇,勤勉治国。”玄烨能有如此的雄心抱负,与祖母潜移默化地影响是分不开的。

由于祖母的言传身教,玄烨自幼便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玄烨7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儒家典籍,诵读经书。读书已成为玄烨童年生活的主要内容。一次早饭后,玄烨立即捧起一本厚厚的典籍,聚精会神地读起来。到了午饭时间,保姆连叫了数次,他仍沉浸在书中。保姆被迫去拿他手里的书,趁他吃饭的时候,又把书藏起来,让他多休息一会儿。见此情景,孝庄太后既高兴,又心疼,她抚摸着孙儿的头,用责怪的口气说:“哪有像你这样贵为天子,却像书生赶考一样苦读的呢?”

顺治十八年(1661),福临去世,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下,8岁的玄烨登上皇位。孝庄太后殷切希望玄烨尽快成熟起来,把很大精力放在培养他的执政能力上,使他很快成为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

祖母呵护、栽培孙儿,孙儿孝敬祖母。康熙皇帝虽日理万机,但每日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慈宁宫向祖母请安。即使在南巡途中捕得鲜鱼或在围猎时获取野珍,他也会以最快速度送给祖母。

有一次,孝庄太后患病,思念嫁到远方的女儿淑慧公主,康熙立即派人兼程前往,将淑慧公主接回宫中,母女相见,太后一高兴,病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