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5611500000031

第31章 孝与家庭伦理——以孝齐家(14)

(五)与列祖列宗共事的家庙和祠堂

家庙也称宗庙、庙堂,是祭祀祖先、商量家国大事的场所。《淮南子·兵略训》说:“故运筹于庙堂之上,决胜于千里之外。”范仲淹《岳阳楼记》也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句。这里的“庙堂”,还是决定军政大事的地方。

祠堂,又名宗祠、宗庙、家庙、祖庙、祢庙、家祠。“祠”即是祭祀的意思,祠堂就是祭祀神灵的房堂。秦汉以后建在坟墓处,用来祭祀死者的享堂叫祠堂。明清时期的家庙多称祠堂。如清朝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二《祠堂》称:“今世士大夫家庙皆曰祠堂。”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许多有惠政的地方官,当地百姓也为他们立祠堂祭祀,如西汉南阳(今属河南)百姓为太守召信臣立祠,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百姓为大司农朱邑立祠,唐朝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百姓为刺史狄仁杰立生祠。此外还有文人学子祠堂、忠勇将士祠堂、烈女孝子祠堂等,虽都称祠堂,但不是宗族祠堂,更不是家庙。

1.商周时代的宗庙

中国祠堂文化的滥觞,与中国古代传统的祖先崇拜有着密切关系。古人祭神特别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实际上就是祠堂的前身。到了商代,祖先崇拜和祭祀有了发展,建立了初步的宗庙制度和祭祖规则,但商代祭祀礼仪尚未形成定制。

西周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周朝贵族特别重视宗庙。“君子之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宗庙祭祀的规模也有严格的规定。《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天子“七庙”是指天子可以为包括太祖在内的最近的七代祖先立庙,以下以此类推。周朝庶人没有宗庙,只能在家中正堂上祭祖。这样,以宗庙为核心的祭祖礼制正式形成。中国家庙、祠堂也正式诞生,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诸侯国的宗庙并不把几代祖先放在一起,各代国君一般都单立一庙。鲁庄公父母双亡,夫人哀姜举行庙见之礼,把父亲鲁桓公的庙装饰一新。《左传·襄公六年》记载有“襄宫”,是齐襄公的庙。《战国策·齐策一》讲:“先王之庙在薛”,指的是田氏齐威王的庙。

2.秦汉以后的祠堂和家庙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讲,秦朝“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在坟墓处建祠堂开始于西汉。至今犹存的东汉嘉祥武氏祠,就建在坟墓旁。

东汉清河王刘庆的母亲宋贵人饮药自杀,后葬于洛阳城北的樊濯聚。刘庆想为母亲修祠堂,因没敢向汉和帝提出,后引为没齿之恨。

曹操受封为“魏公”,始建宗庙于邺(今河北临漳),以诸侯礼立五庙。以后,多以官品或爵位来比拟先秦时代的庙制。南朝宋郭原平服丧完毕,自己盖了两间小屋,以为祠堂,每至节日祭祀。

唐宋时期的祠堂多称家庙。唐太宗时,宰相王珪不作家庙,四时祭于寝,被人弹劾。唐太宗不想治他的罪,亲自为他立家庙,让他感到羞愧。时人指责王珪只追求节俭而不顾礼仪。可见,唐初一定品级的官员(五品以上)必须立家庙,否则就会受到法司的弹劾。

《大唐开元礼》规定:文武官二品以上祠四庙,加始祖共计五庙。五品以上祠三庙。六品以下到庶人,祭父祖于正寝。

唐朝以来,修在野外坟墓之处的祠堂又移到了城镇。文武百官的私家之庙多集中在京城长安城内的繁华之处,以致皇帝去南郊行大祀之礼必经的天门街左右诸坊都有私庙。唐武宗会昌五年(845),诏京城不许群臣作私庙,但可在居住之处立庙。

五代时,士大夫多不建庙,四时祭祀于室屋。所以,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说,士大夫家庙自唐以后不复讲。

《宋史·礼志十二》载,庆历元年(1041),“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北宋元丰三年(1080),宰相文彦博留守西都长安,始祭祀家庙。一般大臣仍然不能建庙,学者贵为公卿而祭祀先人只能备庶人之制。北宋右正议大夫王存经常以此为憾。告老致仕后,营建住宅时首先营建家庙。

绍兴十六年(1146)正月,秦桧立家庙,宋高宗赏赐给他许多祭器。赐给将相祭器,宋高宗首开先例。

南宋初的抗金名将杨存中的祖父永兴军路总管杨宗闵、父亲知麟州建宁砦杨震以及母亲都在抗金战场上殉国。杨存中累战功至检校少保,领殿前都指挥使。请求立家庙,赐予祭器。朝廷特许他祭祀五世先祖,并赐祖父的庙额为“显忠”,父亲的庙额为“报忠”。

从上述历代宗庙的演变可以看出,古代有官爵者才能立家庙,一般百姓没有这个权力和荣耀。由此可知,金榜题名、加官晋爵不光能扬名显亲,还能让列祖列宗有一个显贵的住所。

3.明清时期的家庙与毁庙、祫祭

明朝洪武六年(1373)规定,公侯品官于居室之东修祠屋三间,以祭祀高、曾、祖、考(生为父,死为考,入庙为祢)。嘉靖十五年(1536)又规定,三品官以上立五庙,以下立四庙。三品以上官“今之得立庙者为世世奉祀之祖,而不迁焉,四品以下,四世递迁而已”。要理解这些规定,先得了解古代的毁庙礼制。

先秦时期就有毁庙礼制。比方说“四庙”祭祀高祖、曾祖、祖父、先考四代,也有的是祭祀始祖,再加曾祖、祖父、先考三代宗亲,共四庙。可等这家的长辈死了,儿子成为祭祀的主人,原来的曾祖成了高祖,四庙就不够用了。于是,原来的高祖或曾祖成了“亲尽”之庙,这就有了“毁庙”制度。三年之丧完毕,因先考的神主迁入宗庙,多出了一庙。这时,将列祖列宗的神主都请出来,进行总祭,叫做“祫祭”。然后把不在庙数的神主(始祖除外)移入“祧(tiāo)庙”内,藏在祏(shí,古代宗庙里藏神主的石函)或专设的房间内,留下最亲近的先祖。祫祭每五年举行一次。上面说的“四品以下,四世递迁而已”,就是这个意思。

“今之得立庙者为世世奉祀之祖,而不迁焉”,是说三品以上官所立的五庙可世世代代祭祀,不再有毁庙制度。中国人祭祖,恨不得几代、几十代的列祖列宗都祭祀。这个“不迁”终于突破了先秦以来的祭祀礼制,满足了民间厚葬久祀的愿望。这样,立庙者得以世世代代奉祀,随着子孙的不断繁衍,就出现了祭祀历代列祖列宗的宗族祠堂了。

明清徽州(治今安徽歙县)一带流传,“家必有谱,族必有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安徽黟县西递村胡氏祠堂众多,被誉为“祠堂世界”。西递村胡氏奉唐昭宗李晔之子昌翼公为始祖,昌翼公因随奶娘避唐末之乱,改为奶娘丈夫的胡姓,昌翼公的第五代后人胡仕良率族人迁到西递村。胡氏祠堂最高一级的叫本始堂,是宗族全体族人祭祀始迁祖的祠堂,也是西递胡氏等级最高的总祠堂。后因宗族人口繁衍众多,又出现从宗族分出来的、祭祀本支族先祖的支祠,祭祀本家族先祖的家祠,等等。西递村胡氏的族权思想、宗法秩序比较淡化,祠堂还作为家族内部教育子孙的训诫地。如“敬爱堂”即启示后人敬老爱幼,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作为宗祠,这里一直是商讨族事的场所,遇有族人婚嫁喜事,或教斥不孝子孙,也在这里进行。

“追源溯本,莫重于祠。”孔子认为,祭祀既是对祖先“慎终追远”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又是向子孙灌输“孝”和“恭敬”的道德意识手段。所以,家庙祠堂对培养子孙对祖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家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塑造敬老爱幼、治学修业、立身扬名,树立奋发向上的家族文化精神,有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