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5611500000032

第32章 移孝作忠 以孝治国——伦理政治型的家国同构(1)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政治伦理型的家国同构,是指国家主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家是小国,国是大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亲亲”而“尊尊”,父为子纲,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君为臣纲,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即历代王朝的以孝治天下,家庭人伦渗透到国家制度的方方面面。社会政治收缩为家庭人伦,外在的等级制度被内化为家庭伦理道德,君父、父母官、臣子、子民的观念深入人心。移孝作忠,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既是忠臣事君报国,又是孝子扬名显亲。

一、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庭伦理与国家政治的结合

“家国同构”,君父同伦,是孝道政治化最鲜明的表现。外国有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国是政治和家庭伦理合一。“家”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组织,叫做“天下一家”。君长“以孝治天下”,家长“以孝齐家”。国家由皇帝这个大家长以及各级“父母官”来实行“父权制”管理。政治上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同时还是一种与家庭血缘相联系的伦理道德上的情感关系。“国”和“家”,“君臣”和“父子”,“忠”和“孝”是统一的。宗法上的孝,就是政治上的忠。为政者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亲民官”,是一个维护地方秩序和福利的“家主人”。老百姓是他们的子民、赤子,接受君父、“父母官”的统治也是恪尽孝道。

(一)家国同构的君臣父子论——从孔子、韩非子到董仲舒

家国同构的君臣父子论是由孔子提出,经韩非子、董仲舒完成的。

1.孔子的君臣父子论

《论语·子路》中孔子提出“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颜渊》载,春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让国君、大臣、父亲、儿子各有自己的名分,各守本分。君臣父子都安守本分,天下就安定太平。

在这里,孔子已经把政治上的君臣与伦理上的父子联系起来。前面“孔子论孝”讲到,孔子主张“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明王以孝治天下也”。由“孝”而“忠”,从“亲亲”到“尊尊”,形成了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合二为一的君臣父子论。

在孔子之时,严格的忠君意识还没有形成,他强调的君臣关系主要有三:一是称赞、歌颂圣君。即“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二是主张正君臣名分;三是强调君臣双方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义务。受春秋战国工商业等价交换意识的影响,这种道德义务带有鲜明的互利、互惠、等价交换的特色。《论语·八佾》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也就是说,国君想要臣忠,首先得礼遇大臣,这里可归结为“君礼臣忠”。它与父慈子孝的道德取向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

基于孔子的道德等价交换原则,他的君臣父子论有两个特点:一是君臣间的双向选择。《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孔子语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后汉书·邓禹传》注引《家语》中,孔子又讲:“君择臣而任之,臣亦择君而事之。”这些话后来演变成“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成语。二是孔子不赞成放弃孝,而成就忠。《韩非子·五蠹》载:“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前文孔子斥责楚人“直躬之信,不若无信”,也是这种态度。

2.韩非子与秦汉时期的君臣父子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出于加强君主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孔子的君臣父子思想。《韩非子·忠孝》讲:“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这一命题,为西汉董仲舒的“三纲”画出了一个明晰的轮廓。

然而,战国到两汉,仍然把忠、孝各自分开,把父亲摆在君主的前面。

《韩诗外传》卷七第一章载:战国齐宣王问田过说:“君与父孰重?”田过回答说:“殆不如父重。”齐宣王愤然说:“既然如此,那些士人为什么还要离开父亲出来当官事君?”田过说:“没有国君的土地,无法安置父母;没有国君的俸禄,无法赡养父母;没有国君的爵位,无法尊显父母。受之于君,致之于亲,凡事君者都是为了父母。”齐宣王这才无言以对了。可见,齐宣王已有加强君权,让臣下放弃孝成全忠的意识。

由于汉代强调以孝治天下,这一观念仍没多大改变。西汉“王阳回车,王尊叱驭”的典故,反映了忠、孝都不是唯一的价值选择。郭店楚墓竹简《六德》篇讲:“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为昆弟绝妻,不为妻绝昆弟;为宗族杀朋友,不为朋友杀宗族。”这显然是贯彻了孔子“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爱人思想,仍然把孝父放在忠君前面。

甚至到东汉末,仍然把父亲放在国君的前面。《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原别传》载:曹操为魏王时,曹丕为太子,一次大会宾客,曹丕问大臣们说:“在国君、父亲都生重病的情况下,只有一颗药丸,只能救一人,是救君啊,还是救父亲?”宾客群臣众说纷纭,有的说救国君,有的说救父亲,只有邴原一言不发。太子让他表态,邴原非常干脆地说:“救父亲!”曹丕并没指责他。

3.董仲舒的君臣观

西汉儒学家董仲舒吸收各家学说,对儒学进行再创造。为了维护绝对的君权,他吸收了韩非子的君臣父子说,提出了三纲五常的说教。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天道系统掩盖着的政治主张。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的君臣观,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正式提出“三纲”的概念

董仲舒大讲《春秋》大一统,鼓吹“强干弱枝”,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君臣关系成为永恒的,不可违背的天道,亦即君权神授。虽然尚未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具体条文,但意思已很明确了,待西汉末成书的《礼纬》就把“三纲”的条文具体化了。

第二,把君臣父子阴阳化

董仲舒用“阳尊阴卑”解释君臣关系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君臣、父子、夫妻的尊卑关系从此定位。

第三,通过对君、父、夫的意志服从,使“三纲”得到绝对体现

“三纲”把君臣父子关系置于严格的等级秩序之中,要求每个人必须按自己的身份去行动,不犯规、不越位。它强调绝对服从,弱化君、父、夫的义务和臣、子、妻的权力,强化君、父、夫的权力和臣、子、妻的义务,使这些弱势阶层在社会中逐渐只有义务没有权力,逐渐迷失了自己。

从西汉董仲舒倡言三纲五常后,逐渐淡化“君礼”、“父慈”,强化“臣忠”、“子孝”,以后便形成了愚忠、愚孝意识,其表现有三:其一,忠臣不事二主,由君臣间的双向选择变成了单向选择;其二,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其三,忠孝不能两全,即要求臣子放弃孝而成全忠。西汉那个“叱驭”的王尊就是弃孝全忠的典范。

(二)天子——“天下一家”的君长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天下是一家。中国人是按照家庭结构来理解天下各具体区域的交往关系的。天下一家的观念,与周初分封大量姬姓诸侯国有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

《左传·桓公六年》载:“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

《左传·成公十一年》:“晋与鲁、卫,兄弟也。”

这里的兄弟,都是指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

秦汉以后,虽然封建制度基本解体,但是天下一家的观念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强化,以至于形成了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观念。

1.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君长的权威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的国家政体是君主制,统治者被称为天子和皇帝。

“天子”一词始自周朝。周人尊天,以天为至上神。周的统治者在殷代已称王,灭殷后,感到天命靡常,夏与殷都灭亡了,所以要提高周统治者的地位,而称为天子。“天子万年”、“明明天子”、“天子之功”,是《诗经》中的常用措辞。《左传》中“天子”之词甚多,如“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天子有命”、“天子有事于文武”、“天子蒙尘于外”等。到了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王不再是周王的独自尊号,许多诸侯也自己称王。现在所见的战国诸子书纷纷称天子。《孟子·万章下》更在讨论周室班爵之制时谈到当时的爵制是“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白虎通德论·爵篇》说:“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他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称始皇帝。东汉蔡邕的《独断》说,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皇帝的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居住的地方曰禁中,出行所在地曰行所在,印曰玺。皇帝的命令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这些名号为秦所创,以后两千年的专制时代基本没变。

《礼记·坊记》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礼记·内则》也讲:“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这里把国与家相提并论,天子皇帝不仅是天下的王,还是这个“天下一家”的大家庭的家长。

既是天子皇帝,又是大家长的君主是天下财富、土地和人民的最高所有者和主宰者。《诗经》上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荀子·荣辱》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君主的权力和权威是全国最高的,无可匹敌,叫做“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普天之下的民众都是他的臣民、臣仆、子民。《盐铁论·备胡》讲:“四方之众,其义莫不愿为臣妾。”

2.古代君王的“天下一家”意识

古代帝王的“天下一家”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天下大一统,二是把国家收缩为家庭,皇帝是君父,百姓是赤子、臣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确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留下的峄山刻石有:“乃今皇帝,一家天下”。秦始皇“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对我国古代封建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东汉光武帝对部将冯异说:“(我们)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经过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隋唐皇帝的“天下一家”又表现为“华夷一家”。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便以天下一家为己任,他曾对尚书仆射高颎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隋书·突厥传》载隋炀帝语曰:“今四海既清,与一家无异,朕皆欲存养。”唐高祖李渊曾说:“胡越一家,自古未有。”唐太宗反复讲:“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又强调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文宗也提出了“海内四极,惟唐旧封;天下一家,与我同轨”的思想。

北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在“天下一家”的意识中完成局部统一的。唐后主李煜派辩士徐铉对宋太祖说:“李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没有过失,为什么要出师征伐?”宋太祖反问说:“父子分为两家,行吗?”后来,宋太祖又严正宣告:“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元世祖“天下一家”和“圣人以四海为家”的思想更为突出。他改国号为大元,就是为了“见天下一家之义”。明太祖朱元璋多次阐述“圣人之治天下,四海内外,皆吾赤子”,“天下守土之臣皆朝廷命吏,人民皆朝廷赤子”等观点。明成祖也强调“华夷本一家”,“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者,皆朕赤子”。

孙中山主张“五族共和”,在《五族国民合进会启》中指出:“我五族国民原同宗共祖之人,同一血统,所谓父子兄弟之亲也。”后来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也要求“五大民族相爱相亲,如兄如弟”。

(三)官吏——国君的臣子,百姓的父母官

我国自进入阶级社会后,历代王朝都是通过“官”这个“工具”来对人民进行统治的,对这个“工具”美其名曰“民之父母”,而把被统治者亲切地称为“子民”。把“父母”和“官”合二为一称“父母官”,正是伦理与政治相结合的产物。

1.儒家论“为民父母”

《尚书·泰誓》称:“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