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实行给百岁老人赐匾额制度。据《大清会典事例》卷四百五《礼部·风教》载,清代凡百岁、五世同堂、亲见七代、夫妇同登耆寿、兄弟同登百岁等,朝廷均以赐匾、赐银建坊的形式给以旌表,称作“建坊悬额”。如,康熙九年(1670)规定,命妇孀居寿至百岁者,题明给予“贞寿之门”匾额,建坊银30两。康熙四十二年(1703)又规定,平民男子年登百岁者,照例给予建坊银,并给“升平人瑞”匾额。老妇寿至百岁,建坊悬额,与命妇同。
雍正四年(1726)规定,年届118岁之人,实为稀有,著于定例,赐银30两外,加增两倍,共赏银90两。嗣后,年至110岁,加一倍赏赐,至120岁者,加两倍赏赐。
当时,匾额和牌坊上题写的名目还有“熙朝人瑞”、“南弧垂彩”、“再阅古稀”、“五世同堂”,老妇一般是“贞寿之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山东章丘寿民王欣然103岁,弟弟王瑞然100岁,兄弟同臻百龄,请建坊旌表。乾隆帝题准,王欣然、王瑞然各赏给御缎一匹,银10两,赐予“熙朝双瑞”匾额。
乾隆五十五年(1790)又下诏旌表“亲见七代”者。凡亲见七代者,一般赏赐“七叶衍祥”的匾额。
另外,有的王朝对年高老人还有法律上的种种照顾。如,西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规定,80岁以上老人,非诬告伤人者,其他罪行一概不予追求。汉光武规定,男子80岁以上,只要不是诏书点名抓捕的,不得拘捕监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下诏,其犯人70岁、80岁以上者释放回家。
古代朝廷的养老制度虽然不是子女对父母行孝,但作为朝廷的一种制度导向,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社会上的敬老尊长风气,更影响着普通民众的孝养风俗。
三、中华民族的大忠大孝
(一)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对炎黄子孙的认同和归属
远古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散居着众多的氏族部落。关中、河东一带,有姬姓的黄帝部落和姜姓的炎帝部落。他们是世代通婚的部落联盟,称为华夏或诸夏。《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关中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黄部落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并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天下方国部落都归顺了黄帝。后来,黄帝部落在阪泉之战中打败了炎帝部落,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炎黄二帝遂被尊为华夏族始祖。
1.“炎黄子孙”一词的由来
“炎黄子孙”或称“黄帝子孙”,最早出自《国语·周语下》。该书说,鲧、禹与夏人之后、四岳之后、共工之后,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
把黄帝华夏始祖的地位确立下来的人是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尧、舜、禹、汤、文、武都是黄帝子孙,秦、晋、卫、宋、陈、郑、韩、赵、魏、楚、吴、越等诸侯国也都是黄帝之后。甚至蛮夷、匈奴也是黄帝苗裔。如被视为蛮夷的吴国是西周先祖古公亶父的儿子泰伯、虞仲建立的。楚国、秦国是黄帝之孙颛顼之苗裔,越国是大禹之苗裔,匈奴族是夏后氏之苗裔。《史记·三代世表》称:“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东汉王充在《论衡·案书篇》讲:“《世表》言五帝、三王皆黄帝子孙。”
自战国秦灵公开始,合祀炎黄。《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军北巡,归途中祭“黄帝冢桥山”。可见,黄帝华夏始祖的地位,到汉代已经奠定了。
后来的少数民族也自认为是炎黄子孙。如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则自认为是“炎帝之后”。近年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朝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这些契丹人也自认为是炎黄的苗裔。
鸦片战争以来,“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的概念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更加广泛地流传,成为以祖先崇拜为基本文化的中国人构建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但这时的炎黄子孙仍各有所指。温和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中国皆黄帝子孙”,激进的革命派则从驱除鞑虏出发,认为“炎黄之裔,厥惟汉族”。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取代了“驱除鞑虏”,“炎黄子孙”亦由汉人的同义语转变为所有中国人。经过“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的洗礼,国人进一步形成了“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的共识。这时的“炎黄子孙”,已融为一体。
2.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炎黄子孙”的感召力
《诗经·小雅·常棣》称:“兄弟于阋墙,外御其务(侮)。”意思是哥们弟兄在家里打架,却能一致抵御外来的欺侮。儒家的孝道培养了中国人对炎黄子孙、中华儿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国家、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源泉。每当中华民族危急时刻,“炎黄子孙”便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
在列强瓜分,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下,长期蛰伏不显的“炎黄子孙”等称谓好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频频见诸书刊报纸,成为广泛流行的口号。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向我华北节节进逼。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在给中国国民党的电报中称:“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1937年7月31日蒋介石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中指出:“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只有齐心努力杀贼,驱逐万恶的倭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陕西黄帝陵,毛泽东亲撰祭黄帝陵文,蒋介石亲题“黄帝陵”三字,他们都以“炎黄子孙”自居。
抗日战争时期的“炎黄子孙”,已不仅仅指四万万血肉之躯,还是一种血缘凝聚成的旗帜和文化符号。它不断召唤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依恋和关注。“四万万同胞”成为抗日战争最鲜明的口号,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八一三”抗战,直到抗战胜利,每当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一句“骨肉同胞们”、“兄弟姐妹们”,就能使人热血沸腾、同仇敌忾,这充分显示了孝意识和“炎黄子孙”的伟大力量。
(二)移孝作忠——丹心报国是男儿
孝和忠,齐家和治国,在古代是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前文所述的扬名显亲、遗子孙以清白、替父充军、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夺情和起复等,都属于移孝作忠的范畴。中国历史上忠孝两全,或者是在孝的激励下而显现的忠臣孝子不胜枚举。
1.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闱——苏武牧羊
在20世纪初,学堂和儿童中,到处流传着《苏武牧羊歌》,一首民歌唱得滚瓜烂熟: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忍苦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听笳声,入耳心恸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闱。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丧胆,共服汉德威。
这首民歌虽简单,但读起来总是有一种肃然起敬的庄严感。
苏武是中国古代不辱使命的楷模。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无理扣押。匈奴单于把他幽禁在一个大地窖里,断绝他的饮食。苏武和着雪块嚼毡毛。后来匈奴人又把他转移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今贝加尔湖)边放羊,说要等公羊产下小羊才能让他回归汉朝。在北海,苏武拄着汉朝使者的节杖放牧羊群。节杖也叫“汉节”,是用牦牛毛装饰成的,它象征着汉朝天子的使命和尊严。因此苏武节杖不释手,久而久之,节杖上的饰毛全部脱落了。这期间,投降匈奴的李陵来见苏武,企图以为父进孝劝其归降,但苏武坚决地说:“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后来,汉匈关系缓和,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苏武才回到长安。在匈奴共被扣留19年,苏武去时风华正茂,归来已是须发尽白了。一首《苏武牧羊歌》是他用19年的年华和对忠臣孝子的执著追求而谱写的千古绝唱。
南宋词人洪皓与苏武有着几乎相同的遭遇。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洪皓出使金国被扣留,流放到冷山(今黑龙江五常境内的大青顶子山)。金国数次胁迫他出任官职,都被他严词拒绝。在金国,洪皓屡次派人向被囚禁在五国城(在今黑龙江依兰)的徽、钦二帝及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宋高宗秘密传递消息,报告金王朝的虚实。直到绍兴十三年(1143)宋金议和后才回归南宋。他前后在金国渡过了15年,备尝艰辛,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被比作出使匈奴的苏武。在异国他乡,洪皓思念老母,愁肠百结,写了《出使怀母》,寄托自己对母亲的相思之情:
独活他乡已九秋,刚肠断续更谁留。
会知老母相思子,没药医治白尽头。
洪皓移孝作忠,肝胆可见。
2.自古忠孝两难全——王陵母伏剑,赵苞母勉子
中国历史上经常称道的深明大义的母亲是西汉王陵的母亲。王陵原是沛县(今属江苏)豪杰,投靠汉王刘邦后成为著名将领。项羽劫持了王陵的母亲,企图招降王陵。王母对使者说:“转告王陵,要尽力辅佐汉王,不要因为顾念老母而对汉王三心两意。”为了断绝王陵的挂念,成就儿子的功业,老人家深明大义,伏剑而死。
东汉辽西太守赵苞在家奉侍母亲是孝子,为官事君是忠臣。他有一个与王陵母同样刚烈的母亲。
赵苞任辽西太守第二年,派人到故乡迎接母亲和妻子。赶到了辽西郡治所不远的柳城境内(今属河北昌黎),遇到万余名鲜卑骑兵入塞寇略,将赵苞的母亲、妻子劫持为人质,之后挥师前来攻打辽西郡城。赵苞率两万兵出城与鲜卑人对阵。鲜卑人把赵苞的亲人推到阵前,威胁母亲向儿子喊话劝降。赵苞见母亲被绑,心如刀绞,但古代将领,受命之日,便不问家事,于是他悲号地对母亲说:“昔为母子,今为王臣,儿子不能顾私恩而毁忠节,唯当万死,以谢国家!”赵苞的母亲深明大义,远远地大声对儿子喊道:“昔王陵母对汉使伏剑,以固其志,我儿努力,不要因我而玷污了忠义的名节!”随后,赵苞含泪下令进攻。鲜卑兵原以为赵苞会为了母亲而投降,根本就没做打仗的准备,汉军一进攻,顿时溃不成军,但气急败坏的鲜卑兵在败逃的路上杀害了赵苞的母亲和妻子。
打退敌军之后,悲痛欲绝的赵苞将亲人的尸身装殓起来,泣血祭奠。然后,申奏朝廷,护送母亲和妻子的棺柩归葬故里。汉灵帝虽然昏庸,也被赵苞母子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他派使臣前来吊唁,并下圣旨封赵苞为鄃侯。丧事完毕,赵苞痛心地对乡亲们说:“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我还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吐血不止而死。
“男儿要在能死国”。赵苞舍亲尽忠,舍命全孝,荡气回肠,是千古传诵的大忠大孝者。
3.深明大义为忠孝的母亲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教导儿子国而忘家,移孝作忠的母亲,除前文提到的责子受金的田稷子之母、退鲊责儿的陶侃母、教子勤忠的郑善果母、荐儿为将的柴克弘母、为儿刺字的岳母外,像卞壶母、许善心母、王义方母、桓彦范母、刘当可母、谢枋得母等,都是忠臣孝子之母。
东晋初年,苏峻作乱,卞壸都督大桁东诸军事,与苏峻苦战而死。两个儿子卞眕、卞盱见父亲战殁,也相随冲入敌阵而死。卞眕、卞盱的母亲裴氏抚摸着二子的尸体,哭着说:“父为忠臣,汝为孝子,夫何恨乎?”
隋炀帝大业十四年(618),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隋朝的官员纷纷到朝堂归顺宇文化及,唯独通议大夫许善心不到,被宇文化及杀死。许善心的母亲范氏已92岁了,临丧不哭,抚摸着棺柩说:“能死国难,我有儿矣!”绝食十余日而死。按说,残暴无道的隋炀帝不值得忠于他而死,许善心母子的死固然是愚忠,然而古代的人哪想得这么多?这是不能苛求的。
唐高宗时,奸相李义府私纵大理寺囚犯,迫使大理寺丞毕正义自缢死亡。由于李义府深受高宗宠幸,朝臣都噤若寒蝉。侍御史王义方决心为朝廷除奸,但想到这样做肯定会因此而得罪李义府,遂征求母亲的意见。王母慷慨陈词说:“昔王母伏剑,成陵之谊,汝能尽忠,吾愿之,死不恨!”于是,王义方上书弹劾李义府,后被贬官为莱州司户。
武则天晚年,唐朝大臣张柬之等要发动政变,推翻武则天,拥立唐中宗。司刑少卿桓彦范征求母亲意见,桓母大义凛然,说:“忠孝不两立,义先国家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