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5611500000041

第41章 移孝作忠 以孝治国——伦理政治型的家国同构(10)

南宋时,利州路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刘当可把母亲接到兴元(治今陕西汉中东)奉养。蒙古军攻破四川,提刑庞授召刘当可到署衙议事。刘当可拿着书信报告母亲王氏,王氏慨然勉励儿子说:“汝食君禄,岂可辞难。”于是,刘当可奉母命走了。刘当可刚走,蒙古军就到了,兴元百姓遭到残酷屠杀。王氏义不受辱,大骂着投江而死。刘当可的妻子杜氏及婢仆五人,全部遇难。刘当可一家,儿子尽忠奔忙国事,母亲、妻子壮烈殉国,是典型的忠孝之家。

宋元之际,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谢枋得等忠臣烈士的慷慨志节与昏君奸臣的屈辱无耻,构成了一段既可歌可泣又痛心疾首的亡国历程。谢枋得母子就是其中的忠臣孝子的典范。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江西信州弋阳人。伯父谢徽明在抗元中战死,父亲谢应琇因触犯贵官被冤枉而死。谢枋得自幼由母亲桂氏教养。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德祐元年(1275),任信州知州。元兵犯境,战败城陷,隐遁山林。南宋灭亡后,他坚决不出仕元朝。福建参政魏天祐把他强行送到大都(今北京),逼他做官,谢枋得坚贞不屈,绝食而死。

谢枋得是忠臣烈士,其母亲、妻子是忠臣烈女。谢枋得在外奔波,妻子李氏操持家务,养母抚子,无一怨语,别人提起,她说:“义所当然也。”谢枋得率众抗元,失败后隐遁。元兵拘捕了谢母,逼问谢枋得的下落。谢母说:“老妇今日当死,不应该教子读书知礼仪,识得三纲五常,是以有今日患难。若不知书不知礼仪,又不识三纲五常,那得许多事!老妇愿得早死。”表现得视死如归、从容不迫。元军无可奈何,只好把谢母释放。

说到谢枋得,不由想起明末变节降清的蓟辽总督洪承畴。有个清室诗人鄙视他晚节不保,敬佩文天祥(号文山)、谢枋得的气节,作《悼洪经略》诗说:

千古伤心是此间,感恩无奈得生还。

当年若是容君死,不比文山比叠山。

4.忠孝观念下催生的“父子兵”

民间经常说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起来很轻松,其实这是一种用真情、鲜血和胆气铸成的、出生入死的父慈子孝。

《南齐书·周盘龙传》载:南朝齐高帝时,北魏军进攻淮阳,右将军周盘龙的儿子周奉叔单马率两百余勇士冲入敌阵,魏军万余骑张开左右两翼把周奉叔紧紧围住。一骑兵回来报告说,周奉叔已没入敌阵。当时周盘龙正在吃饭,听说后立即扔掉筷子,驰马挺矟冲入敌阵。周盘龙久经沙场,威震敌胆,杀得北魏军望风披靡。这时,周奉叔早已杀出敌阵,周盘龙不见儿子,乃在阵中冲杀。周奉叔见父亲久战不出,再次跃马入阵。父子两骑在万军阵中横冲直撞,魏军大败。周盘龙父子由是名播北魏。

《宋史·张凝传》载:宋真宗时,契丹南侵,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北作坊使张凝率军队设埋伏于瀛州(治今河北河间)西,契丹军一到,宋军出其不意,腹背奋击,张凝只身陷入敌阵,情势危急。张凝的儿子张昭远刚刚16岁,单骑疾呼,突入阵中,挟起父亲跃马而出,契丹军被他的勇力所震慑,皆披靡而不敢动。

周盘龙父子、张昭远父子,战场上生死相救,威震敌胆,听了让人扬眉吐气,他们是幸运的佼佼勇者,其他的父子兵就惨烈了。

宋徽宗时,济源人史抗为代州沿边安抚副使,金人包围了代州(治今山西代县),史抗夜呼两个儿子史稽古、史稽哲说:“我估计明日城池必破,吾将与城池共存亡,你们不能顾念妻子而负国,能听吾言,当令家属自裁,然后同赴大义。”二子哭泣说:“愿听父命。”第二天,城池果然被攻破,父子三人突围力战,壮烈殉国。

中国历史上的杨业和杨延昭、岳飞和义子岳云等都是子随父从军征战的父子兵,也都有一段杀敌报国的佳话,他们用铁血铸成的父慈子孝,更是一种非凡的大忠大孝。

5.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

《汉书·贾谊传》曾讲:“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东汉马援也曾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耳。”尤其是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就应该“受命之日,不问家事”,放弃亲情,移孝作忠。

北宋名将呼延赞,鸷悍勇敢,行为怪异,曾言:“愿死于敌。”不仅把自己全身都刺上“赤心杀贼”四个字,还让妻子、奴仆也都刺字。他给儿子们在耳朵后面刺上“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的话。严冬给幼儿洗冷水澡,希望他们耐寒而勇健。儿子有病,刲股做羹为儿子治病。从呼延赞这些怪异而不近情理的行为中我们看出,呼延赞在家是慈父,在国是忠臣。

“今日驱兵沧海涯,丈夫何处不为家。”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抗倭名将、按察使佥事任环正在前线与倭寇浴血奋战,接到儿子的来信,在给儿子的回信中说:“我儿千言万语,只要我回衙。何风云气少,儿女情多耶。倭贼肆行,毒害百姓不得安宁,我领兵在外不能诛讨,啮毡裹革此其时也。幸而无事,与尔相安于太平,做个好人。一有意外之变,则臣死忠,妻死节,子死孝,大家成就一个是而已。”

任环的这封豪气干云的家信被称作是《军中寄子书》,这是一封不该被历史尘封的家书。其中“风云气少,儿女情多”,“臣死忠,妻死节,子死孝”,“啮毡裹革此其时也”,铸就了古代最具典型价值的“移孝作忠”。如果说李密的《陈情表》是孝的代表作,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忠的代表作,那么任环的《军中寄子书》就是大忠大孝的代表作。

(三)回瞻父母国,日出在东方——海外赤子的恋祖情结

“海外赤子”现在已经成为旅居海外的同胞的一个美称。“赤子”本指婴儿。《尚书·康诰》:“若保赤子。”孔颖达疏曰:“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离娄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是讲有德才的人能保持婴儿般纯朴之心。赤子被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唐太宗曾言:“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既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那么侨居海外的中华儿女自然是“海外赤子”了。

前面讲到,儒家的孝道培养了中国人对炎黄子孙、中华儿女之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孝的角度讲,既然你是炎黄子孙,是“赤子”,就得对“父母之邦”、对“祖国”尽孝道。

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是华侨爱国热潮迭起的时代,最突出的表现是慷慨解囊的无私捐献。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讲,“同盟会之成,多赖华侨之力”,“非有华侨一部分,清室无由而覆,民国无由而建”,一句话:“华侨为革命之母。”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一千多万华侨总动员,按地域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三大集团,从财力、物力、人力、舆论上支援祖国抗战。

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侨还纷纷回国请战,直接投身国内抗战。他们参加救护工作,参加战时运输工作,参军杀敌。在回国参战参军的侨胞中,有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东南亚各国华人子弟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国参加战时运输,其中有一千余人血洒疆场。“菲律宾华侨战场服务团”22人在前线抢救伤员,20人牺牲,仅有2人生还。在从军的华侨中为国捐躯者更多,李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李林是爪哇归侨,回国后参加八路军,在战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指挥员,曾担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一二〇师雁北第68骑兵营教导员。每当临阵杀敌,他骁勇异常,屡建奇功。1940年4月,在晋绥边区与日军作战中,为掩护同志突围而壮烈牺牲,年仅24岁。像李林这样的爱国华侨数不胜数,他们和国内人民一样为实现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悠悠赤子情,拳拳报国心。无论祖国母亲处境多么艰难,海外华侨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支援国内抗战,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不朽业绩,将永远彪炳史册。

旅居世界各地的同姓氏华人、华侨都组织了宗亲会,各宗亲会还组成了世界联合总会。如,1982年首届世界性的宗亲组织赖罗傅宗亲联谊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在各姓宗亲会中,竟然有弘农杨氏、江夏黄氏、太原王氏、颍川陈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等历史上名门望族的后裔。这里既有对祖先的强烈认同,又有对故土家园的深切依恋。

对祖国文化历史的认同,是中国爱国主义的特征之一。菲律宾华人、华侨普遍信奉财神关公,与大陆不同的是,不仅家家供奉好几个财神关公,学校、宾馆、会社组织也供奉。红溪礼示市立人学校甚至在三层楼上修了个关帝庙,让这个赳赳武夫的关老爷置身于莘莘学子中深造,从而更加理解“忠义、勇武”的真谛,更加高瞻远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海外华侨、华人举行的重大仪式中,往往是先奏所在国的国歌,再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华人、华侨在热爱他们现在繁衍生息的国家的同时,也依恋、热爱着他们的父母之邦。这种双重爱国情结越是浓厚,就越是希望两国永远友好,就越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因素!

(四)骨肉团圆定有期——祖国统一的血缘纽带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文化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先后移居台湾的所有同胞都是炎黄子孙。台湾与大陆不仅有着同气连枝的地缘关系,更有着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自古以来,寻根问祖、至孝笃亲意识是系结两岸同胞的血缘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