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诗经(全集)
6331300000005

第5章 国风(3)

【注释】

[1]五紽(tuó):五,通“午”,交错的意思;紽,丝结、丝钮。五紽指缝制细密。[2]委蛇(wēi yí):同“逶迤”,从容自得的样子。[3]緎(yù):缝也。[4]缝:皮裘。[5]总:八十根丝为总。

【译文】

羊羔皮做的大袄,五处花边白丝缝。退朝回家去吃饭,逍遥踱步慢悠悠。

羊羔皮做的大衣,五处花边白丝缀。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归家去吃饭。

羊羔皮做的大袍,五处花边白丝缠。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回家享佳肴。

【评析】

本诗描写的是身穿羔羊皮裘袄的贵族大夫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首诗清代以前学者皆以为是赞美在位者的,今人诗说仍是美、刺并存。全诗不用一个讥刺的词,更没有斥责之语,诗人只是冷静而客观地抉取大夫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一个小片断,不动声色用粗线条写真。但实则表达着对大夫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厌恶。

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那官员的服饰——用白丝线镶边的羔裘。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故依其穿戴无疑是位大夫。头两句从视觉来写,暗示其人的身份,第三句是所见也是所想,按常规大夫退朝用公膳,故诗人见其人吃饱喝足由公门出来,便猜想其是“退食自公”。这幅貌似悠闲的神态,放在“退食自公”这个特定的场合下,便不免显出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了。三章诗重复这个意思,回环咏叹,加深了讥刺意味。

殷其雷

【原文】

殷[1]其雷,在南山之阳[2]。何斯违[3]斯,莫敢或遑[4]?振振[5]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6]?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1]殷(yǐn):雷的震动声。一说喻车声。[2]阳:山南为阳。[3]违:离开,远去。[4]遑(huáng):闲暇。[5]振振:勤奋的样子,旧说忠厚老实的样子。[6]处:安居,居住。

【译文】

雷声隆隆震天响,就在山的南坡。为什么此时离去?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雷声隆隆震天响,就在山的南边。为什么此时离去?实在不敢有片刻休息。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雷声隆隆震天响,就在南山脚下。为什么此时离去?实在不敢有片刻停驻。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评析】

此诗表现了思妇渴望远役丈夫早日返家的急切心情。隆隆的雷声不绝于耳,忽儿在山的南坡,忽儿在山的旁边,忽儿又到了山的脚下。这雷声勾起了妇人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忧念:在这恶劣的天气,他却要在外奔波跋涉,怎不叫人牵肠挂肚!感叹之后,女主人公又转念为丈夫设身处地着想:只因为了公事,才不敢稍事休息。想到丈夫一心为公事奔忙,便有了接下去才有“振振君子”的赞叹。

此诗以重章复叠的形式唱出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反复咏唱中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每一章虽只寥寥数语,却转折跌宕,展示了女主人公抱怨、理解、赞叹、期望等多种情感交织起伏的复杂心态,活现出一位思妇的心理轨迹,堪称妙笔。

摽有梅

【原文】

摽[1]有梅,其实七[2]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3]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4]之。求我庶士,迨其谓[5]之。

【注释】

[1]摽(biào):落下。[2]七:指的是树上的果实还剩下七成。[3]迨:及,趁着。[4]塈(jì):拿,取。[5]谓:说。

【译文】

梅子熟了纷纷往下落,树上还剩下七成。

追求我的好男子,不要错过今天这个好时光。

梅子熟了纷纷往下落,树上还剩下二三成。

追求我的好男子,要趁着今天这个好时辰。

梅子熟了纷纷往下落,拿着浅筐来拾取。

追求我的好男子,只要你说一句话。

【评析】

这是一篇写女子渴望爱情的诗。由梅子剩下六七成到剩下二三成到纷纷落地,可以看出女子希望马上得到爱情。所以她告诉男子要“迨其吉兮、迨其今兮、迨其谓兮”。可见当时的社会风俗并没有束缚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反映了质朴的民风。

敢于将自己内心的欲求表达出来,而不顾忌外来的压力,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本身就值得赞赏。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的女性早已超越了表达自己内心欲求的方式,而以现实的行动去实现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正如时髦话说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样做,同样需要勇气和自信,同样得到赞赏和讴歌,丝毫没有什么可以嘲弄和指责的。

小星

【原文】

嘒[1]彼小星,三五[2]在东。肃肃[3]宵征,夙夜[4]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5]!

【注释】

[1]嘒(huì):星光微弱却明亮。[2]三五:形容星星稀少。[3]肃肃:急急忙忙赶路的样子。[4]夙夜:早晚的意思。[5]犹:不如。

【译文】

那些微弱明亮的小星,三三五五的镶嵌在天空上。

急急忙忙地在夜间赶路,早晚不停地为公家办事。

这就是不一样的命运啊。

那些微弱明亮的小星,参星和昴星也出现在了天上。

急急忙忙在夜间赶路,拿着自己的被子和床帐。

这就是我的命不好。

【评析】

这是一位下层的官员在外办事,早晚奔波、不能安居、披星戴月的怨歌。全诗都用微弱的星星和在夜间匆忙赶路刻画出了一个劳动者形象,本来夜间应该在家休息,但自己却“抱衾与裯”不能安居。因此发出了“实命不同、实命不犹”的感慨。

诗的夜景描写十分生动,将一幅夜间行进图展现在我们面前。诗歌两章均将自然现象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包含了一种对世间不平的深深抱怨。同时我们也能体会到社会底层人民的辛劳和凄苦。

江有汜

【原文】

江有汜[1],之子归,不我以[2]。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3]。

江有沱[4],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5]也歌。

【注释】

[1]汜(sì):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水。[2]以:用,指需要。[3]处:忧愁。[4]沱:江水的支流。[5]啸:号哭。啸也歌,指悔恨地悲歌号哭。

【译文】

大江滔滔有叉流,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肯带我一同去。

不肯带我一同去,将来懊悔来不及。

大江之中有沙洲,这个人儿回故里,不再相聚便离去。

不再相聚便离去,将来忧伤定不已。

大江也会有支流,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见一面就离去。

不见一面就离去,将来后悔长号哭。

【评析】

对于本诗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说弃妇说怨;一是说男子失恋。无论哪种理解,总的基调是一致的,都是对已经破碎的爱情的追忆。诗人满怀哀怨,唱出了这首悲歌。生活中虽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大度,但很多人还是陷于“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执着,给内心带来痛苦的煎熬。这就是古人的浪漫情怀。

野有死麕

【原文】

野有死麕[1],白茅[2]包之。有女怀春,吉士[3]诱之。

林有朴樕[4],野有死鹿。白茅纯束[5],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6]兮,无感[7]我帨[8]兮,无使尨[9]也吠。

【注释】

[1]麕(jūn):一种似鹿而小的动物,俗名獐子。[2]白茅:一种夏季开白花的草本植物。[3]吉士:古时对男子的美称。[4]朴樕(sù):小树。[5]纯束:捆扎,包裹。[6]脱脱(duì):形容动作文雅舒缓。[7]感(hàn):通假字,通“撼”,动摇。[8]帨(shuì):女子的佩巾。[9]尨(máng):长毛狗,多毛狗。

【译文】

山野有只死獐子,白茅缕缕将它包。少女春心刚萌动,英俊猎手来追求。

树林里面有小树,荒野有只小死鹿。白茅紧紧把它捆,有位少女颜如玉。

你我悄悄相亲爱,别动我的美佩巾,别惹狗儿汪汪叫。

【评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前两段以叙事者的口吻旁白描绘男女之情,朴实率真;后一段全录男女相爱时的言语,活泼生动。侧面表现了男子的情炽热烈和女子的含羞慎微。转变叙事角度的描写手法使整首诗情景交融,正面侧面相互掩映,含蓄诱人,赞美了男女之间自然、纯真的爱情。

谈情说爱,男欢女爱,肯定属于不便于说清楚的事情一类。男女幽会,多半在夜里四下无人处,其中的幸福甜蜜的滋味,只有两个人才能体会,外人永远不可能分享。这是神奇的、妙不可言的爱情的味道。

何彼襛矣

【原文】

何彼襛[1]矣,唐棣[2]之华[3]?曷不肃雍[4]?王姬[5]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6]之孙,齐侯之子[7]。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8]。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注释】

[1]襛(nóng):花木繁盛的样子。[2]唐棣:木名,似白杨,又作棠棣、常棣。[3]华:同“花”。[4]肃雍:形容庄严大方的样子。[5]王姬:周王的女儿,姬姓,故称王姬。[6]平王:指周平王,名宜臼。[7]齐侯之子:指王姬所嫁之人,即齐桓公。[8]缗(mín):合股丝绳,喻男女合婚。

【译文】

怎么那样艳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美丽。

为何喧闹欠缺庄重?是王姬出嫁的车队。

怎么那样艳丽绚烂?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

平王之孙容貌够姣好,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

用什么东西来钓鱼?撮合丝绳麻绳成钓线。

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平王之孙容貌够娇艳。

【评析】

本诗描写婚嫁的场面,奢华的阵势和美丽的鲜花暗示着这并非是寻常百姓家的嫁娶,而是王侯之家的婚配。这是王姬嫁给齐侯之子时的场景。近现代学者大都认为是讥刺王姬出嫁车服奢侈的诗。也有人认为诗中描述的是很般配、门当户对的婚姻。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极力铺写王姬出嫁时车服的豪华奢侈和结婚场面的气派、排场。首章以唐棣花儿起兴,铺陈出嫁车辆的骄奢,“曷不肃雍”二句俨然是路人旁观、交相赞叹称美的生动写照。次章以桃李为比,点出新郎、新娘,刻画他们的光彩照人。“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二句虽然所指难以确定,但无非是渲染两位新人身份的高贵。末章以钓具为兴,表现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总而言之,这是一场盛大隆重的婚礼,过程的确是华美壮观。

驺虞

【原文】

彼茁[1]者葭[2],壹发五豝[3],吁嗟乎驺虞[4]!

彼茁者蓬[5],壹发五豵[6],吁嗟乎驺虞!

【注释】

[1]茁:草木初生出来壮盛的样子。[2]葭(jiā):初生的芦苇。[3]豝(bā):雌野猪。[4]驺(zōu)虞:为天子管理鸟兽的官。[5]蓬:蒿草。[6]豵(zōng):一岁的小野猪。

【译文】

芦苇茁壮又茂盛,箭箭射在母猪上,猎手箭法真神奇!

蓬蒿茁壮又茂盛,箭箭射在小猪上,猎手本领真高强!

【评析】

本诗是赞美司兽官的诗歌。第一章在春和日丽之时,风煦润物,花木秀出,母猪藏匿在郁郁葱葱的芦苇之中,极为隐秘,司兽官却能够“壹发五豝”。第二章指出驱赶猎物是在蓬蒿遍生的原野,天高云淡,草浅兽肥,虽然猎物小猪不易被发觉,但司兽官仍然能够“壹发五”,轻松从容。地点、背景在变,但司兽官的收获同样丰厚,足见其本领之高超。

邶风

【题解】

据称,当初周武王灭商以后,将商王畿的属地一分为三,北为邶(约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鄘(约在今河南汲县东北),东为卫(约在今河南淇县一带),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守卫三个地方,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

武王死后,儿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执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唆使武庚叛乱。于是周公率兵镇压,杀死武庚与管叔,流放蔡叔和霍叔。接着又合并三地为卫,连同原殷民一起封给康叔,建都殷墟(今河南淇县)。

“邶风”即为采集自邶地的民歌。“邶风”共有19篇,记为: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柏舟

【原文】

汎彼柏舟,亦汎[1]其流。耿耿[2]不寐,如有隐忧[3]。微我无酒,以敖[4]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5]。亦有兄弟,不可以据[6]。薄言[7]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8],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9],愠[10]于群小。觏[11]闵[12]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13]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14]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1]汎:随水飘荡。[2]耿耿:忧烦不安的样子。[3]隐忧:痛苦忧伤。[4]敖:通假字,通“遨”,遨游。[5]茹:包含,容纳。[6]据:依赖,依靠。[7]言:通假字,通“焉”,语气助词。[8]棣棣:文雅安和,举止得体。[9]悄悄:忧愁的样子。[10]愠:怨恨,愤怒。[11]觏(gòu):遭遇,遇到。[12]闵:忧愁,忧患。[13]辟:通假字通“擗”,拍胸。[14]迭:更换,轮流。

【译文】

柏木小船在河中飘荡,随着水波任意漂流。心中烦躁难以入睡,心头更是藏有无限忧愁。并非没有酒来消愁,也不是没有地方遨游。

我的心不是青铜镜,岂能容纳各种事物。我也有亲人和兄弟,有事却不能依靠他。我曾经找他诉过苦,恰逢他发怒坏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