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史记·本纪(精粹)
6331700000004

第4章 五帝本纪第一(2)

【译文】

于是尧帝就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教导百姓按照节气时令的变化来安排劳动生产。并命令羲仲住在郁夷,此地又叫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安排耕种的事务。春分日,昼夜长短一致,朱雀七宿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推定仲春的节气。这时候百姓就去田野从事劳作,鸟兽也开始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安排并管理夏季的农作,务必谨慎敬业。夏至那天,白天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推定仲夏的节气。此时的百姓更加辛勤劳作,鸟兽也开始换上稀疏的羽毛。又命令和仲住在西土,此地又叫昧谷,恭送太阳落山,安排并管理秋收事务。秋分那天,昼夜一样长短,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推定仲秋的季节。此时百姓喜悦和谐,鸟兽也都长好了羽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幽都,安排并管理冬藏的事宜。冬至那天,白天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推定仲冬的节气。此时百姓都在室内,穿着厚衣服,鸟兽也都长了细密的绒毛以御寒。一年是三百六十六天,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来调整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尧说:“谁可以继承我的事业?”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通达开明。”尧说:“唉,他愚妄不顺,不能任用。”尧又说:“还有谁可以?”驩兜说:“共工广泛地聚集民众,做出了业绩,可以任用。”尧说:“共工能言善辩,但是心地不善良,看起来很恭顺,但内心却敢欺瞒上天,不能任用。”尧又说:“唉,四岳诸侯,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群山,漫上了丘陵,百姓忧心忡忡,可以派谁去治理呢?”众人都推说鲧可以。尧说:“鲧不服从命令,使同族陷入毁灭的危险,不能任用。”四岳说:“并非如此吧,先试试,实在不行就算了。”尧于是听从四岳的建议,任用了鲧。鲧治水九年,没有取得成效。

【原文】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1]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2]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3],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4],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注释】

[1]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2]烝烝(zhēng zhēng):指孝德之厚美。[3]妫汭(guīruì):妫水,隈曲之处。传说舜居于此,尧将两个女儿嫁给他。妫水在山西省永济县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4]穆穆:端庄恭敬。

【译文】

尧说:“唉,四岳诸侯啊,我在位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承天命,来接替我的帝位呢?”四岳回答说:“我们鄙陋的德行会玷污了帝位的。”尧说:“那就从所有帝王的亲族、远近大臣以及隐居者中推举吧。”众人都对尧说:“民间有个单身汉,叫虞舜。”尧说:“对,我听说过。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冥顽不化,母亲心地阴暗,弟弟傲慢无礼,他都能和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不至于使他们走向奸恶。”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通过女儿来观察舜的德行。舜告诫自己的妻子,要放下架子,住在沩水河边谨守妇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谨慎地推行五种伦理道德,民众都能遵从。于是尧就让舜参与百官事务,百官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尧又让舜在四门接待宾客,接待工作庄重恭敬,从远处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川林泽,遇到狂风雷雨,舜都没有迷失方向。尧认为他有圣智,便召见舜说:“你办什么事情都很成功,说过的话也都有实绩可察,转眼已经三年了,你来即帝位吧。”但是舜推辞说自己的德行不够,不愿意接受帝位。正月初一那天,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就是尧的太祖。

【原文】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1],以齐七政[2]。肆类[3]于上帝,禋[4]于六宗,望[5]于山川,辩[6]于群神。揖五瑞[7],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于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决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8]过,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

【注释】

[1]璇玑玉衡:古代玉饰的观测天象的仪器。[2]齐七政:意思是测定日、月、五星运行是否正常,以判断政事之得失。古人迷信,认为天象的变化,如日月食,五星相聚等与人事吉凶有关。齐,排列,校正。七政,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3]类:古代祭祀名。临时祭告上天叫类祭。[4]禋(yīn):古代祭祀名。把祭品放在火上烧,使香味随烟上达于天,叫禋祭。[5]望:古代祭祀名。遥望山川举行祭祀叫望祭。[6]辩:通“遍”,普遍地祭祀。[7]五瑞:五种瑞信,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所执作为符信的玉圭。[8]眚灾(shěng zāi):亦作“眚烖”。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译文】

这时,尧帝年事已高,就命舜代理天子处理政事,借此观察上天的旨意。舜于是就通过璇玑玉衡观察天象,来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是否有异常。接着举行类祭祭告上帝,用禋祭祭祀天地四时,用望祭祭祀名山大川,然后又普遍祭祀了各路神灵。他收集起五种玉制符信,选择吉利的日子,召见四岳诸侯及各州州牧,向他们颁赐瑞玉。这年二月,舜去东方巡视,到达泰山,用烧柴的仪式祭祀东岳;用遥祭的方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接着就召见了东方各诸侯,校订节气四时和月份,校正一天的时辰,并统一音律、度量衡,修订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用五种玉、三种帛、两种生物、一种死物来作为朝见时的赠礼。至于那五种玉器,礼仪结束后仍然还给诸侯。五月,去南方巡视;八月,去西方巡视;十一月,去北方巡视。这期间所做的一切都跟巡视东方一样。回来后,就到尧的祖庙和父庙祭祀,用一头公牛作为祭品。每五年巡视一次,其间的四年里,天下诸侯君长轮流朝见天子,舜向诸侯们陈述治国之道,并明确考察他们的政绩,根据政绩赐予车马衣服。舜开始将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通河川。根据正常的刑罚来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大处理触犯五刑的人,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行,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罚以黄金可用来减赎刑罚。因过失而造成的灾害,可以赦免;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要施以刑罚。谨慎啊,谨慎啊,对于刑罚一定要审慎啊!

【原文】

驩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1]。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2]。三苗[3]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4]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5]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6]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7]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8]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注释】

[1]淫辟:放纵邪僻。[2]不便:不利,不宜,这里是不以为宜的意思。[3]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散居于今湘、鄂、赣、皖毗邻的地区。[4]殛:通“极”,流放远方。[5]辟位:退位。辟,同“避”。[6]狱讼:打官司,犯口舌。[7]讴歌者:指歌功颂德的人。[8]中国:国都,京师。践:登临。

【译文】

驩兜向尧推荐过共工,尧说“不行”。于是就试用为工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推举鲧去治理洪水,尧认为不可以,而四岳非要试试看,试的结果是没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为不适宜。三苗在江淮、荆州一带屡次作乱,舜巡视回来就向尧汇报,请求将共工流放到幽陵,以改变北狄的习俗;将驩兜流放到崇山,以改变南蛮的习俗;将三苗迁移到三危,以改变西戎的习俗;将鲧流放到羽山,以改变东夷的习俗。这四个罪人被惩罚后,天下人都心悦诚服了。

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了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命舜代行天下的政事,将他推荐给上天。尧退位二十八年后去世了。百姓悲痛哀伤,就像死了父母一样。三年内,天下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尧帝。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足以授予天下,于是尧就将帝位让给了舜。将帝位让给舜,天下人都得到好处而只有丹朱一人受到损害;将帝位让给丹朱,天下人都会受到损害而只有丹朱一人会得利。尧说:“不能让全天下人受害而让一个人得利”,所以最终将帝位传给了舜。

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将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南河南岸。前来朝见的诸侯不到丹朱那里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功颂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

【原文】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1]于寿丘,就时[2]于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3]。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注释】

[1]什器:指各种生产用具或生活器物。什,杂,多种。[2]就时:逐时,乘时,指乘时逐利,即经商做买卖。[3]孝慈:孝敬父母。慈,指双亲。

【译文】

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就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到舜已经是七代了。而从穷蝉到帝舜,中间几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生母去世后,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狂傲骄纵。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杀了舜,舜不得不逃避躲闪,有一点小过失都会受到处罚。但舜很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和弟弟,一天比一天忠诚谨慎,没有丝毫的怠慢。

舜是冀州人,曾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捕过鱼,在黄河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生产用具,还在负夏做过买卖。舜的父亲瞽叟冥顽不善,后母搬弄是非,弟弟狂傲骄纵,他们都想把舜杀掉。舜却恭敬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敬父母。他们想杀掉他时,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时,他又总是能随时来到身边。

【原文】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1];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2]。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3],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4]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5]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6]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7]!”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