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史记·本纪(精粹)
6331700000005

第5章 五帝本纪第一(3)

【注释】

[1]畔:田界。[2]苦窳(yǔ):粗糙质劣。苦,通“監”。[3]絺(chī)衣:细葛布衣。[4]扞:保护。[5]匿空:暗孔,暗道。[6]鄂:通“愕”,吃惊。[7]郁陶:悉闷不快的样子。

【译文】

舜二十岁的时候就以孝道出了名。三十岁时,尧询问可用的人才,四岳诸侯都推举了虞舜,说他可以。于是尧就将两个女儿嫁给他,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让九个儿子跟他交往,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舜住在妫水岸边,在家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也不敢以自己尊贵的地位来傲慢地对待舜的家人,很讲究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变得更加笃诚忠厚。舜在历山耕地,历山的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舜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互相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舜在黄河边制作生产用具,那里的用具就完全没有次品了。一年的时间,舜居住的地方聚成村落,两年就会成为城镇,三年就会成为都市了。尧于是就赐给舜细葛布衣和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瞽叟还是想杀舜,他让舜爬上去修补米仓,自己却从下边放火焚烧米仓。舜就用两个斗笠护住身子跳了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时,瞽叟和象就一起往井里填土,舜就从旁边的暗道逃了出来。瞽叟和象都很高兴,他们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先出这个主意的是我。”象就和他的父母分割舜的财产,说:“舜的妻子,也就是尧的两个女儿,还有一把琴,这些都归象;牛羊和米仓分给父母。”于是象就住在舜的居室,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望象,象非常惊愕而且很不高兴,他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好苦闷啊!”舜说:“是啊,你真是我的兄弟呀!”舜又重新侍奉父母,爱护弟弟,而且更加恭敬谨慎。于是尧就试着让舜来推行五种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事,结果都干得很好。

【原文】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1],以揆[2]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3]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4]。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5],好行凶慝[6],天下谓之浑沌[7]。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8]。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9]。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10]。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11],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注释】

[1]后土:掌管土地的官。[2]揆:主持,掌管。[3]五教: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4]内平外成:意思是家庭和睦,邻里真诚。平,和睦。成,诚。[5]隐贼:阴险狠毒。[6]凶慝(tè):犹凶恶。亦指凶恶的人。[7]浑沌:冥顽不化、野蛮无知的样子。[8]穷奇:怪僻,怪异。[9]梼杌(táo wù):借指凶恶的人。[10]饕餮(tāo tiè):贪婪的人。[11]螭魅(chīmèi):亦作“螭鬽”。传说山林中害人的怪物。亦喻各种坏人。螭,通“魑”。

【译文】

从前,高阳氏有才能的子孙八人,世人得到他们的好处,称他们为“八恺”。高辛氏有才能的子孙八人,世人称他们为“八元”。这十六个家族的人,世代保持着他们先人的美德,没有辱没先人的声誉。到了尧的时候,尧没有举用他们的后代。舜举用了“八恺”的后代,让他们担任掌管土地的官职,以处理各种事务,他们都办得有条有理。舜举用了“八元”的后代,让他们在天下传布五教,使得做父亲的都仁义,做母亲的都慈爱,做兄长的都友爱,做弟弟的恭敬,做儿子的都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

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才的儿子,掩盖仁义,阴险狠毒,好行凶作恶,天下人称他为“浑沌”。少皞氏也有个不成器的儿子,毁败信义,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论,天下人称他为“穷奇”。颛顼氏也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不可调教,不懂得言语好坏,天下人称他为“梼杌”。这三个家族,世代为人们所忧惧。到尧的时候,尧没有将他们除去。缙云氏也有个不成器的儿子,贪恋饮食,贪图钱财,天下人称他为“饕餮”。天下人都厌恶他,并将他同以上三凶相提并论。舜在四门接待四方宾客时,流放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将他们迁到四个边远的地方,以抵御害人的妖魔。于是,四方之门通达,可以说没有恶人了。

【原文】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1]美[2]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3]五教,在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4],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倕可。于是以倕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洁[5]。”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6],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7]石,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8],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9],远近众功咸兴。分北[10]三苗。

【注释】

[1]奋庸:奋发建功。庸,功业,功劳。[2]美:使……美,有发扬光大的意思。[3]敬敷:仔细认真地施行。敷,布,施。[4]奸轨:犯法作乱的坏人。[5]静洁:肃穆而清洁。[6]栗:通“栗”,战栗,这里指严厉,让人敬畏。[7]拊(fǔ):拍,轻击。[8]殄伪:灭绝道德的行为。伪,通“为”。[9]绌陟(chùzhì):指人事之降升。绌,通“黜”。[10]分北:分离,分解。北,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