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瓷器
2878900000004

第4章 中国瓷器史(1)

(一)原始青瓷

中国直到东汉时期才烧制出成熟的瓷器,这是我们祖先为世界文明史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祖先就烧制出胎质灰白、器表无釉、火候较低的器皿了。这就是灰陶。

到夏代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祖先又在瓷土中掺入一定量的长石、石英等成分,从而烧制出一种胎质呈白色、质地比较坚硬的器皿。这已不同于陶器,而接近于原始青瓷了。由于器表无釉,人们称之为“原始素烧瓷”。

在商周时代,我们祖先造出了一种青釉器。这种青釉器胎色灰白,结构坚密,火候高,硬度大,叩击时能发出铿锵的金属声。这种青釉器的表面涂了一层青色或黄绿色的玻璃质高温釉,与一般陶器极不相同,其胎质、釉料、烧成温度、吸水性能及物理性能等各项数据都说明它已具备了瓷器的标准条件。如“商原始青瓷尊”,河南省郑州二里岗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尊高2.5厘米,口径18.3厘米,大口,宽沿外卷,方唇,颈内收,折肩,深腹,圆底微内凹,肩与腹部拍印小方格纹,胎质青灰,器表涂一层发亮的釉。此尊造型规整,火候高,轻击时可发出金石声,是商代原始瓷器中的精品。

又如“西周原始青瓷盘”,江苏省金坛县出土,现藏于镇江市博物馆,高4.5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6.3厘米,敞口,浅腹,壁略鼓,平底,盘内壁饰弦纹,盘外素面,器表涂青黄釉,釉又薄又亮,表现出西周原始瓷器的造型与施釉工艺的较高水平。

这一部分瓷器用高岭土做胎,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白程度。器表涂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胎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

原始青瓷所涂的釉是用石灰石加黏土配成的,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因为含铁元素,所以呈青绿、黄绿、灰绿、褐绿等色。

这种青釉器就是我国最早的青瓷。这种青瓷的胎料可塑性较小,造型比较单调,胎料中杂质尚多,胎体颇多裂纹,釉色也不稳定,与后期成熟的瓷器比较带有明显的原始性,因此人们称之为“原始青瓷”。

这时,制陶工具改善了,工艺水平提高了,人们对制陶原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才能烧出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某些方面尚不够完善的原始青瓷。

商周时期是我国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

当时,青釉器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二)东汉青瓷

东汉晚期,我国终于出现了青瓷。

浙江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瓷土矿,距地表不深,易于开采,风化程度低的含有部分长石,风化程度高的则含有较多的高岭土。用这种瓷土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瓷胎含铁量较高,适于烧制瓷器。高价铁在烧制时被还原为低价铁,低价铁的助熔作用很强,有助于瓷胎在较低温度下烧成瓷器。

这时,陶车上出现了瓷质轴顶碗,一经外力推动,即可使轮盘做快速而持续的旋转。

设备改进了,瓷器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这时的青瓷质地细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用1260℃—1310℃高温烧成,胎和釉结合得相当牢固。青瓷表面涂釉,釉层透明,晶莹润泽,清澈淡雅,秀丽美观。

接着,黑釉瓷器也出现了。这种新产品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惹人喜爱。

青瓷的呈色剂是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因此称为青瓷。如果在工艺技术上设法排除铁的呈色干扰,就成为白瓷了;反之,如果加重铁釉着色,便成为漆黑闪亮的黑瓷了。

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上的区别。

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十分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匀净,如“东汉人形灯”,高47.8厘米,灯碗呈浅盘形,灯座塑成一个巨人形象,双眼和鼻子刻画得栩栩如生,口部刻成方孔,胸前抱着一只硕大的老鼠,十分有趣。巨人的双肩、双手和双腿均趴着许多老鼠。灯背面在釉下刻着“吉祥”二字。又如“五联罐”,主体是一个侈口直颈大罐,颈部较长,在肩部四周黏结四个同样的小罐,器形特殊,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这些瓷器均为当时青瓷的精品,是东汉瓷器的代表作。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大动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南方瓷器精品仍时有出现,如“三国青瓷薰炉”,1991年8月于湖北省鄂钢饮料厂一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此炉高25厘米,腹径44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29厘米。此器分为两部分,上为薰,状如碗;下为炉,状如簋。薰和炉可分开使用,也可相叠同时使用,为青瓷器中少见之名器。

在相对比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被称为“六朝青瓷”。

东起沿海的江、浙、闽、赣,西到长江中上游的两湖、四川,都烧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其中以越窑发展最快,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高。其窑场分布在浙北、浙中和浙南地区,分别是唐代德清窑、越窑、瓯窑和婺窑的前身。如“西晋越窑青釉双系鸡头水盂”,高5.8厘米,直径10.8厘米,造型可爱,像一只小鸡卧在地上,为西晋典型瓷器。又如“东晋青瓷虎形烛台”,1958年于浙江省永嘉县礁下山永和十年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温州市博物馆。此器高30.1厘米,长12厘米,口径3.7厘米,呈虎形,四肢伏地,昂首瞪眼,双耳竖立,微露虎牙,尾巴上翘,呈猛虎守卫烛台之态。虎背上耸立一支烛管,竹节形,又高又稳,造型新颖,别开生面。

从西晋末年开始的一百多年间,北方一带兵连祸结,经济凋敝,手工业衰落,瓷器生产委靡不振。

北魏太武帝统一中国北部后,确立了南北分立的局面。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农业得以恢复发展,手工业也复兴了。这时,河北、河南一带成了北朝青瓷的中心产区,瓷器又获得了新生。

北齐时期,白瓷出现了。早期的白瓷胎料细而白,但未上护胎釉。后来,上了护胎釉,釉色乳白,釉层薄而滋润,如“北齐白釉莲瓣纹罐”,高19厘米,口径7.5厘米,腹部呈圆鼓形,下有圈足,口颈适中,肩有四系,提时既平稳又方便。

白瓷的出现为制瓷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有了白瓷才有影青、青花、釉里红,才有斗彩、五彩、粉彩等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彩瓷。白瓷的发明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黑瓷产地源于南方,东晋之后北方也开始了黑瓷的烧制。黑瓷釉色漆黑光亮,瓷胎坚硬,又细又薄,制作规整。

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现标志着北方制瓷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为唐宋北方名窑的普遍出现奠定了基础。

北方青瓷胎体厚重,与六朝青瓷相比显得形体硕大,装饰方法较多,有模印、堆贴、雕镂、刻画等,纹饰中受佛教影响的纹样如莲花纹、忍冬纹等较为多见。

(四) 隋唐五代瓷器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瓷业在黄河南北发展起来,成为唐、宋瓷业大发展的基础。隋瓷出现了大量精品,如“隋安阳窑青瓷弦纹四系罐”,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高18.7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9.9厘米,圆口微侈,鼓腹,平底。肩有四系,肩、腹有两组带状纹。青釉涂至腹下,底足无釉,釉面略呈黄色,整体造型古朴庄重。

青瓷虽然是隋代瓷器的主流,但白瓷与北朝相比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这时的白瓷胎质更白了,釉面光润,胎釉无泛青、闪黄的现象。

隋代瓷器在瓷胎上采用白色化妆土,上釉之前精选含铁成分少的白瓷土细密地挂在坯上,避免了瓷器烧成后胎体表面粗糙、坯面出现孔隙和胎体颜色不美等弊病,增强了釉色透明莹润的质感。白瓷釉色透明度的提高和呈色的稳定是隋代制瓷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

唐代青瓷在隋朝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著名。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子呈淡灰色,紧密坚实,釉薄而匀,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色。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遍,餐具、茶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无所不备,如唐“白釉褐斑瓷羊”,1975年于江苏省扬州市西门外扫垢山唐城遗址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高3.2厘米,跪卧在板座上,双眼圆睁,平视前方,双角直立,嘴角微张,短尾下垂。瓷羊通体涂白釉,釉质光亮透明,额头涂褐彩斑点,神态自然,形象逼真,讨人喜欢,是一件不可多见的玩赏珍品。

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北方邢窑白瓷风靡一时。

北方邢窑白瓷与南方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瓷业与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因此人们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制瓷业的特点。

北方瓷窑也兼烧青瓷、黄瓷、黑瓷、花瓷。唐人烧出了高质量的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为宋代名窑的出现准备了工艺条件。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瓷器造型沿袭了唐代的风格,如“五代白瓷划牡丹纹枕”,1956年于江苏省新海连市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高10.4厘米,长17.8厘米,宽12.5厘米,长方形,六面体,中间下凹,两端微翘。长方形弧面中央划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四周为平行双线边框,四壁略呈梯形,各有一长方形凹框,四周有突棱一道,平底。枕的表面涂白釉,釉色光亮纯净。枕胎洁白细腻,较硬。五代白瓷以光素居多,有少量的刻花装饰,但不流行。此枕精巧秀美,花纹舒朗简洁,代表了五代时期白瓷制作的最高成就。

五代时期,白瓷生产仍以北方地区为主,唐代的瓷窑大多仍在烧造。但是,在全国分裂割据的形势下,制瓷业的进步与发展受到了限制。

(五) 宋代瓷器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宋代瓷业的繁荣是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反映。

瓷器在东汉出现后,很快在长江下游一带传播开来,并逐渐传到长江中游、上游地区和福建、广东一带。约在6世纪初叶的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也出现了瓷器。从此,我国的制瓷业便形成了南北两大瓷系。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宋代著名窑系除了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宫廷还建立了汝窑、钧窑、哥窑等官窑,生产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如“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高6.9厘米,横23厘米,纵16.4厘米,口径 23 厘米,足径 19.3×12.9 厘米,重670 克。此盆椭圆形,侈口,深壁,平底,窄边棱,下有四个云头形足。盆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整器釉面纯洁如玉,毫无纹片,温润素雅,给人以雨过天青的美感,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南方瓷系产品造型比较秀气,胎质颗粒较细,有的略呈红色或黄色;气孔细,孔隙度小,胎中黑点少。

南瓷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一般在2%左右,高于北方;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铝的含量都较低,而二氧化硅的含量则较北方高。南瓷釉层青绿发翠,有的略带暗黄色。瓷器烧成温度较低,一般为1200℃左右。

北方瓷系产品造型新颖,粗犷雄伟;胎体比较厚重,颗粒结构粗糙,胎内有黑点和气孔,孔隙度大。

北瓷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6%以上,最高的达32%;二氧化钛含量超过1%,二氧化硅的含量普遍都低于南方。北瓷胎色较南方偏深,釉层较薄,玻璃质感强,颜色灰中泛黄。瓷器烧成温度较高,在1200℃的烧造温度下还是生烧。

宋代瓷窑体系根据各窑产品的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等特色形成了六个体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

与宋朝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即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羌人建立的西夏和女真人建立的金,也都有各自的制瓷业。这些地区所生产的瓷器除具有本民族特色外,还明显受到了唐、宋北方诸窑的影响。

契丹人在立国以前,主要以游牧、渔猎为业,制瓷业尚无基础。辽的手工业主要是由战争中俘获的汉人和渤海人发展起来的,制瓷业也不例外,辽的制瓷业成就主要是华北地区汉族烧瓷工人的贡献。辽瓷富有游牧民族的特色,如皮囊壶形如鸡冠,又称鸡冠壶。辽瓷除某些器物造型特殊外,烧瓷工艺大体与华北白瓷系统相同,如“辽白釉猪头形瓷埙”,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县,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高6.2厘米,猪头形,整体呈圆球状,双耳略为突起,喙不突出,唇稍翘起,有鼻有眼,憨态可掬,颇为可爱。此埙胎质稍粗,手制而成,上有三孔,即吹孔和按孔。表面涂白釉,釉色较灰。瓷埙为乐器,也是一种带有玩具性质的口笛。这种瓷埙在辽的一些窑场都有生产,十分流行。

西夏的制瓷业有本民族的特色,如“白釉褐花天鹅纹瓮”,高58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7厘米,侈口,卷唇,鼓腹,肩部有6个系。瓮肩一圈绘7朵卷瓣莲花;瓮的腹部周围绘11只天鹅,向一个方向展翅高飞,上下排列或双或单,姿势优美,构图新颖。寥寥数笔,勾勒出天鹅逼真而生动的神态,浪漫自然,显示出群鹅冲向青天的磅礴气势。天鹅被党项族称为天神之鸟,西夏人崇尚白色,白天鹅象征圣洁。此图寓向往美好幸福之意,胎釉俱佳,图案更美,堪称西夏瓷器中的极品。